[发明专利]一种方包物件侧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6361.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燕;胡燕冬;朱景辉;韩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5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包物件侧立装置,包括上输送带(6)、挡条(5)、下挡板、下输送带(1),所述的上输送带(6)与下输送带(1)平行并排设置,且上输送带(6)高于下输送带(1),所述的挡条(5)设于上输送带(6)远离下输送带(1)的一侧,并逐渐向内弯曲,使方包物件(7)的一侧从上输送带(6)下落至下输送带(1),形成侧立;所述的下挡板设于远离上输送带(6)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代替人工、精确侧立、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包物件生产运输存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包物件侧立装置。
背景技术
方包物件是常见用品里的一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方包卫生纸,然而,现在方包纸包装生产线上,方包纸呈现平放状态,最后在装箱时需要人工将其侧立,然后装进纸箱内。因为方包纸包装生产线基本形成自动化,往往传送带上的方包纸已经堆积在装箱口处,而人工还未将在其生产线末端的方包纸全部侧立起来,所以造成装箱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代替人工、精确侧立、使用寿命长的方包物件侧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方包物件侧立装置,包括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所述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平行并排设置,且上输送带高于下输送带,以传输方向,上输送带包括前置传输段和后置侧翻段,所述的下输送带包括前置承接段和后置传输段,所述的后置侧翻段,所述的后置侧翻段远离下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挡条,该挡条逐渐向内弯曲,使方包物件的一侧从后置侧翻段下落至前置承接段,所述的前置承接段远离上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承接方包物件的双层挡板,最终完成方包物件的侧立。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置侧翻段和前置承接段的长度为方包物件长度的3-5 倍,一般为0.8-1.2m,优选1m,需要强调的是,后置侧翻段不能设置的过长,否则会导致每次会有多个方包物件落下,互相形成干扰,造成混乱,也不能太短,否则会导致方包物件来不及落下,便从上传输带飞出。前置承接段如果太短,就会缩小方包物件下落这段缓冲距离,无法提高侧立的效率,如果太长,就会造成传送带总长度的增加,形成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条向内的弯曲角度为20-40°,优选30°,通过挡板的向内弯曲,可以使位于上传输带的方包物件的重心逐渐偏离上传输带,在到达上传输带终点之前,方包物件的重心彻底脱离上传输带,使得方包物件侧翻落入下输送带,起到让方包物件从平躺状态变为侧立状态的转变。
还需要强调的是,挡条在上输送带终点的弯曲角度也很重要,如果太小,就不足以使方包物件的重心彻底脱离上传输带,如果太大,就会缩小方包物件下落这段缓冲距离,无法提高侧立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通过立柱支撑于地面上,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的高度差为方包物件宽度的65-85%,一般为10-15cm,优选12cm。高度差的设置也非常关键,如果过矮,将会导致翻转不彻底,使得方包物件来不及侧立,如果太高,有可能会使得方包物件过度翻转,又变回平躺的状态,达不到翻转侧立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层挡板包括外侧的强度挡板和内侧可拆卸的缓冲挡板。强度挡板的材料可以为铝,缓冲挡板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有机玻璃或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亚克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置传输段上靠近下输送带的一侧还设有上挡板,远离下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挡条,上挡板与挡条的距离为方包物件宽度的110-125%,所述的上输送带的宽度为方包物件宽度的60-80%。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置传输段上靠近上输送带的一侧还设有下挡板,远离上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双层挡板,下挡板与双层挡板的距离为方包物件高度的 110-125%,所述的下输送带的宽度为方包物件高度的100-120%,此时所讲的方包物件的高度,就是方包物件侧翻以后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6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