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6648.0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勇;彭建学;赵传洲;施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1 | 分类号: | H01F41/061;H01F41/096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贾巍超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铜带绕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其包括固定设置的机架体(1)、纵向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进给滑道(2)、在进给滑道(2)上滑动的定型模具装置(3)、根部铰接在定型模具装置(3)上的联动杆(4)、根部铰接在机架体(1)上且联动杆(4)端部铰接在其中部处的驱动臂(5)、设置在驱动臂(5)端部且用于连接动力源的驱动连接头(6)、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一侧部的侧向成形装置(7);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变压器采用漆包线绕制,由于漆包线截面积小,在高频条件下,产生趋肤效应,对高频电流影响较大。为了提高高频变压器工作效率,缩小变压器体积,故采用紫铜带绕制工艺,加宽高频电流流过的截面积,减小趋肤效应,使变压器在高频条件下时,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缩小了变压器的体积。然而现用技术中的上述变压器由于紫铜带缠绕时分布参数差,一致性低;同时铜带直角拐弯处的回弹力大,导致缠绕时结构不紧凑,铜带缠绕的部分厚度较厚,不利于缩小变压器的整体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解决了紫铜带缠绕时分布参数差,一致性低;直角拐弯处的回弹力大,铜带缠绕的部分厚度较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夹具,包括固定设置的机架体、纵向设置在机架体上的进给滑道、在进给滑道上滑动的定型模具装置、根部铰接在定型模具装置上的联动杆、根部铰接在机架体上且联动杆端部铰接在其中部处的驱动臂、设置在驱动臂端部且用于连接动力源的驱动连接头、设置在进给滑道尽头一侧部的侧向成形装置、设置在进给滑道尽头正部的正向成形装置、分别设置在进给滑道尽头另一侧部的升角矫形装置与去模具装置、设置在机架体上且输入端与去模具装置工序衔接的输出传送装置、设置在输出传送装置输出端两侧的长边侧向输出装置与宽边侧向输出装置、设置在机架体上的铜线盘绕装置、以及设置在铜线盘绕装置与定型模具装置之间的导向传送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定型模具装置包括在工字型的进给滑道中直线滑动的工字型滑块、竖直旋转设置在工字型滑块上的旋转主轴、呈矩形设置在旋转主轴上的定型模块、分布在定型模块上的长定型侧面与宽定型侧面、设置在定型模块底部的定型模具底部台阶、以及设置在长定型侧面与宽定型侧面之间的过渡定型棱面。
在定型模块 内腔中设置有热交换器;在定型模具底部台阶上设置有位于宽定型侧面下方的宽边电磁铁,在定型模具底部台阶上分布有位于长定型侧面下方的长边电磁铁;
在旋转主轴上同轴设置有中空的导向中心轴,在导向中心轴外侧壁上分布工艺通槽,在导向中心轴外侧壁上套装有导向中心套,在导向中心轴中心孔设置有中心推杆,中心推杆的伸缩杆透过工艺通槽与导向中心套连接;
在导向中心套上连接有挡位驱动杆的上端,挡位驱动杆的下端连接有挡位从动杆的上端,挡位从动杆的下端与导向中心轴外侧壁下端铰接,在工字型滑块设置有位于定型模具底部台阶下方的上顶推杆,上顶推杆将定型模块沿着旋转主轴向上顶起。
侧向成形装置、正向成形装置、以及去模具装置结构相同;
侧向成形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体上的机械手基座、设置在机械手基座上的第N自由度机械手、设置在第N自由度机械手上且垂直定型模块对应面的伸缩定位机械手、设置在伸缩定位机械手端部的旋转机械臂、设置在旋转机械臂端部的牵拉导向键、设置在在机架体上的长/宽压制模座、层分布在长/宽压制模座正面的模具定型凹槽、设置在长/宽压制模座背面且用于通过牵拉导向键的模具导向孔、设置在模具导向孔内侧长/宽压制模座中且用于容纳牵拉导向键的模具内盲孔;
正向成形装置包括正向机械手装置,在正向机械手装置输出端用于向定型模块对应面推送宽/长压制模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6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相液体驱动的微流控气泡/液滴制备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淤泥清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