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6876.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项恩新;黄继盛;王科;赵现平;聂鼎;刘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7709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配电网 电缆 不均匀 受潮 状态 智能 测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可实现城市配电网三相电缆受潮程度不均匀现象出现时快速测试和判断的目的,智能测评方法包括现场测评准备、连接配电网电缆受潮状态的测试回路、进行A相电缆介电测试结果的函数分析、计算A相电缆受潮特征参量、分别计算B相电缆和C相电缆受潮特征参量、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判断,进而判断出三相电缆的不均匀受潮状态与服役性能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高效、准确、实时、方便地对城市电缆沟、变电站等区域使用的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现象进行测评,避免因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导致的击穿问题,实现配电网的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配电网电缆测评领域,特别是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配电网中,三相电缆由于负荷不一致,经常会导致不同相电缆绝缘状态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导致三相电缆运行状态不平衡,进而造成电缆抵抗外界环境中水分、潮气等侵入的能力出现明显差异。随着电缆运行年限的延长,这种不平衡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三相电缆的受潮程度出现显著差别,出现配电网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测。
目前,在实际中检测中,对于配电网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检测,大多使用泄露电流、绝缘电阻等的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均需要将电缆整根取下,送至实验室中进行专门的实验测试,费时费力,且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减少现场检测工作的工作量,并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需要针对配电网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具体情况开展研究,并提出一种可以高效、准确测评配电网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用于实现城市配电网三相电缆受潮程度不均匀现象出现时快速测试和判断,是一种可以高效、准确测评配电网三相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现场测评准备
根据电网公司例行检查要求,结合现场检测需要,确定待测的城市配电网中敷设于电缆沟中的三相户内电缆终端或连接于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出线端的三相户外电缆终端头,断开各单芯电缆终端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分别确定出该电缆终端的A相端头、B相端头和C相端头,然后寻找到该处的接地线,断开A相1号接地线、B相1号接地线、C相1号接地线与直接接地箱的连接,并断开A相2号接地线、B相2号接地线、C相2号接地线与接地保护箱的连接;
第二步:连接配电网电缆受潮状态的测试回路
将A相端头的金属铜鼻子与宽频低压介电测试仪的高压测试端相连,将A相1号接地线与宽频低压介电测试仪的低压采集端相连,设置宽频低压介电测试仪的测试频率点fk依次为0.001Hz、0.002Hz、0.005Hz、0.01Hz、0.02Hz、0.05Hz、0.1Hz、0.2Hz、0.5Hz、1Hz、5Hz、50Hz,取k=1,2,…,12,启动宽频低压介电测试仪,分别得到对应的复介电常数实部εk′与复介电常数虚部εk″;
第三步:进行A相电缆介电测试结果的函数分析
3.1根据第二步中所得到的在频率点f1~f12处测试得到的复介电常数实部εk′与复介电常数虚部εk″曲线,对其进行表达函数的拟合,首先进行中间变换参数的求解,方法如下:
其中,qk(f)表示插值基函数,作为介电测试结果的函数拟合中间变换参数,继续进行以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6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