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车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7060.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乐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特种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20 | 分类号: | B60P3/20;B62D33/04;B32B27/32;B32B27/08;B32B27/34;B32B27/30;B32B27/28;B32B17/02;B32B17/10;B32B27/02;B32B5/18;B32B9/00;B32B9/04;B32B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艾秋香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车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车厢板及生产工艺,一种轻量化车厢板,包括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芯板层、地膜层、胶粘剂,第一面板层采用食品级的玻璃钢纤维制成,第二面板层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板制成。芯板层为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木方、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预埋铁、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预埋骨架、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保温材料组合中的任意一种,地膜层为PE地膜,胶粘剂采用特种树脂胶。能够在保持车厢板应有的硬度的同时,还减轻了车厢板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厢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车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轻量化,并非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降低汽车重量,事实上诸如碳纤维代表着当今最先进的汽车技术。汽车轻量化是在保证汽车硬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利用率,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权威研究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而在驾驶方面,汽车轻量化后其加速性能也将得到提高,而在碰撞时由于惯性小,制动距离也将减少。此外,车辆每减轻1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约5克/公里。可见汽车轻量化的节能环保效益觉不亚于汽车发动机技术节油技术。。在车身及车身附件,新材料及新工艺在这方面的需求提升,轻量化的厢体孕育而生。
冷链物流在大批量使用车厢板集装箱和具有车厢板箱的车厢板车,其中车厢板车用于内陆公路上的车厢板产品物流,车厢板集装箱用于国际之间海运物流。传统车厢板车和车厢板集装箱的内壁采用铝板或不锈钢钢板,不仅重量重价格贵,且热传导速度快,不利于保持车厢板低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车厢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车厢板车和车厢板集装箱的重量重价格贵,且热传导速度快,不利于保持车厢板低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轻量化车厢板,包括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芯板层、地膜层,所述芯板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中间,且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分别通过胶粘剂与芯板层粘接,所述第一面板层采用玻璃钢纤维制成,厚度为1-1.5mm,所述第二面板层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板制成,厚度为0.8-1.2mm,所述芯板层为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木方、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预埋铁、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预埋骨架、阻燃性B2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保温材料组合中的任意一种,芯板层的厚度为12-15mm。
优选的,第一面板层采用食品级玻璃钢纤维制成。
优选的,第二面板层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板主要包括PP+玻纤、PA+玻纤、PVC+玻纤、PP+碳纤维、PVC+碳纤维、PPS+碳纤维等。
优选的,地膜层为厚度在0.2-0.5mm的PE地膜。
优选的,胶粘剂采用特种树脂胶,可选聚氨酯发泡胶。
一种轻量化车厢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准备好上地膜、下地膜、第一面板、第二面板、芯板;
S2铺下地膜:将下地膜铺于热压机下进板中;
S3铺第一面板:将第一面板铺在下地膜上;
S4下淋胶:用淋胶机将特种树脂胶淋在第一面板上形成一层液态胶;
S5铺芯板层:将芯板层物料铺于淋满液态胶的第一面板上;
S6上淋胶:用淋胶机将特种树脂胶淋在中间物料层上形成一层液态胶;
S7铺第二面板:将第二面板铺在淋满胶的芯板层上;
S8铺上地膜:将上地膜铺在第二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特种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特种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