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7113.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是知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25/10;C22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盛明星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 导管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尖端、球囊、注胶释放部件以及管体部,所述管体部上设有导丝腔、冲压腔和注胶腔,所述导丝腔与尖端相连通,所述冲压腔与球囊相连通,所述注胶腔与注胶释放部件相连通,所述管体部上设有手柄。本发明的球囊扩张导管,利用球囊设计,在注胶过程中,可以完全阻断近心端血流,扩张段血液排空,因此,在体外施加压力到注胶部位的的同时后撤球囊,防止血液和胶混合。该球囊扩张导管能够使手术在造影下进行,比超声定位更精确。该球囊扩张导管装置通过粘合剂的作用使曲张的静脉闭合,与EVLA、RFA、EMA等热处理方式相比,使用本发明的球囊扩张导管装置可降低疼痛、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血液反流所致下肢浅静脉进行性扩张、迂曲,以小腿明显,并伴有不同程度下肢酸胀、乏力等不适,严重时可出现肢体水肿、色素沉着、湿疹或静脉性溃疡。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静脉内压增高等被认为是静脉曲张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弹力纤维是静脉壁细胞基质的主要成分,大隐静脉血管弹力纤维减少与静脉曲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大隐静脉曲张病程长、逐渐加重,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但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有切口大,并发症多,切口瘢痕明显及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医学设备不断发展、医用材料革新,同时伴随治疗理念、方法的进步,治疗方案朝有效、微创、美观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方向发展,因此,微创手术已逐渐替代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成为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主流术式。
治疗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赖热量和肿胀液的手术方法(Thermal-Tumescent Ablative,TTAs);另一类是不依赖热量和肿胀液的手术方法(Non-thermal,Non-tumescent,NTNTs)。TTAs的几种手术方法对曲张静脉均有较好的闭塞效果,但热效应的作用机理易引起皮肤、周围组织和神经的热损伤。
CAE粘合剂栓塞术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NTNTs新技术,使用导管输送粘合剂后进行撤回。现有的CAE技术中,由于导管的直径有限,不能与血管壁贴合,因此在释放粘合剂时,近端的血流不可能完全阻断,通过挤压的方式来使用血管闭合,所闭合的靶血管段必然有腔隙,影响患者舒适度,增加静脉炎的发生,同时影响手术部位外观。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仍需要一种新的技术和思路去解决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CAE粘合剂栓塞中导管不能与血管壁贴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尖端、球囊、注胶释放部件以及管体部,所述管体部上设有导丝腔、冲压腔和注胶腔,所述导丝腔与尖端相连通,所述冲压腔与球囊相连通,所述注胶腔与注胶释放部件相连通,所述管体部上设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注胶释放部件为与注胶腔相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穿过球囊延伸至尖端,且所述导管在位于尖端部分的表面具有微孔,所述微孔允许胶状物料通过。
优选地,所述注胶释放部件为球囊尖端,所述球囊尖端与注胶腔相连通,且球囊尖端设有开口允许胶状物料通过。
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设有胶口、冲压口和导丝腔口:
所述尖端设置在所述内管上靠近所述球囊的端部,与所述导丝腔连通;
所述注胶口设置在所述注胶腔中远离所述尖端的后部,与所述注胶腔连通;
所述冲压口设置在所述冲压腔中远离所述尖端的后部,与所述冲压腔连通;
所述导丝腔口设置在所述球囊扩张导管中远离所述尖端的后部,与所述导丝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是知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广州是知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