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评老化后XLPE电缆泄漏电流差异因子的智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7674.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项恩新;黄继盛;王科;赵现平;聂鼎;徐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0;G01R19/00;G01R31/52;G01R31/5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7709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评 老化 xlpe 电缆 泄漏 电流 差异 因子 智能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测评老化后XLPE电缆泄漏电流差异因子的智能方法,本发明首先搭建电缆泄漏电流测试平台对长期运行的XLPE电缆进行泄漏电流测试;然后计算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9)的泄漏电流特征参数、扰动因子和偏差因子;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11)的泄漏电流特征参数、扰动因子和偏差因子,最后通过计算泄漏电流差异因子对XLPE电缆的老化状态进行评估,从而提高电缆供电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数据采集操作简便,现场安装和连接步骤方便易懂,计算过程准确可靠的优点,可对老化后XLPE电缆的泄露电流差异因子进行快速的测评,实现XLPE电缆绝缘性能准确、高效评估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XLPE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评老化后XLPE电缆泄漏电流差异因子的智能方法。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XLPE)在现代城市配电网中大量使用,它具有诸多优点,如供电可靠性高,绝缘性能好,耐水和化学腐蚀性能良好等,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机械应力下容易产生裂纹,同时由于电缆的运行环境复杂,电缆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发生老化,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对电缆的老化状态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电缆处于老化状态若不及时更换容易发生绝缘击穿,造成大面积停电,对工业生产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XLPE电缆故障发生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有效地对城市配电网中长期运行的XLPE电缆绝缘性能进行评估的方法,本方法为一种测评老化后XLPE电缆泄漏电流差异因子的智能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并能够通过计算检测到的泄漏电流对电缆的老化状态进行有效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评老化后XLPE电缆泄漏电流差异因子的智能方法,用于对城市配电网长期运行的XLPE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进行评判,该方法操作简单并能够通过计算检测到的泄漏电流对电缆的老化状态进行有效评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测评老化后XLPE电缆泄漏电流差异因子的智能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搭建电缆泄漏电流测试平台
搭建电缆绝缘老化测试平台,该平台主要由上位机、数据采集器、高频电压源、高频电压源1号端口、高频电压源2号端口、3号接地线、高压试验线、终端、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1号接地线、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2号接地线、1号信号传输线、2号信号传输线、3号信号传输线和试验电缆组成;将高频电压源的1号端口通过高压试验线与试验电缆的终端连接,将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套入试验电缆的1号接地线,将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套入试验电缆的2号接地线,将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通过1号信号传输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将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通过2号信号传输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将数据采集器通过3号信号传输线与上位机连接,将高频电压源的1号端口通过3号接地线接地;
第二步:设置采集周期
数据采集器每隔2s采集一次电流数据,每轮采集持续5min,共持续16轮,将从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流数据记作αij,表示第i轮采集中,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的第j次采集数据,将从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流数据记作βij,表示第i轮采集中,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的第j次采集数据,其中i、j均为实数,i∈[1,16],j∈[1,150];
第三步:计算电缆泄漏电流差异因子λ
1)计算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的泄漏电流特征参数di和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的泄漏电流特征参数μi,其中i∈[1,16];
2)计算1号高频电流互感器的泄漏电流扰动因子Ki和2号高频电流互感器的泄漏电流扰动因子L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