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涤纶的防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7776.7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纯刚;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高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B15/00;D02J13/00;D06B23/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涤纶 防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再生涤纶的防水工艺,包括了五个步骤。本发明再生涤纶的防水工艺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再生涤纶的生产工艺中增加涂层工艺,在用使用时可以利用涂层机将涂层胶均匀涂敷在再生涤纶的表面,并经过高温处理后,涂层剂可通过自身结构中反应性官能团的交联作用形成热固型的网状薄膜,从而是实现增加再生涤纶整体的防水性能,通过在烘燥处理加工后增加了冷却处理,采用环吹风冷却的方式对烘燥处理后的再生涤纶进行降温处理,在使用时可以有效地对再生涤纶进行散热,缩短涤纶生产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再生涤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避免再生涤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对操作人员工作时造成困扰,优化使用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再生涤纶的防水工艺。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酯纤维的强度高、模量高、吸水性低,作为民用织物及工业用织物都有广泛的用途,作为纺织材料,涤纶短纤维可以纯纺,也特别适于与其他纤维混纺;既可与天然纤维如棉、麻、羊毛混纺,也可与其他化学短纤维如粘纤、醋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短纤维混纺,其纯纺或混纺制成的仿棉、仿毛、仿麻织物一般具有聚酯纤维原有的优良特性,如织物的抗皱性和褶裥保持性、尺寸稳定性、耐磨性、洗可穿性等,而聚酯纤维原有的一些缺点,如纺织加工中的静电现象和染色困难、吸汗性与透气性差、遇火星易熔成空洞等缺点,可随亲水性纤维的混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和改善。
但是现有的再生涤纶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随着对涤纶织物面料防水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现有采用的一浸一扎的防水整理工艺,其防水性能已无法满足功能性服装的性能要求,且在经过烘燥处理后的再生涤纶其整体的温度较高,冷却速度慢,影响工作人员进行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再生涤纶的防水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再生涤纶的防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所述浸轧防水剂:先加入防水剂GFA-1、HAC和水,然后加人复配物C1-1,再加复配物AT-1进行研制,研制后对再生涤纶一浸一轧,浸轧后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二:所述涂层:采用国产非离子型自交联丙烯酸酯涂层胶乳液LF配置涂层剂,配置成功后利用涂层机将涂层胶均匀涂敷在再生涤纶的表面;
步骤三:所述烘燥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为为防止有机硅在高温下涤纶出现泛黄的作用,烘燥处理时温度控制在163~170℃,40s,车速不宜过快,否则因定型不良造成的荷叶边在涂层时出现积浆与漏浆的现象;
步骤四:所述冷却处理:采用环吹风冷却的方式对烘燥处理后的再生涤纶进行降温处理,风速一般控制在0.5~3.8m/s,从而缩短再生涤纶的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时间;
步骤五:所述成型加工:再生涤纶经过冷却处理后利用收卷装置对涤纶进行卷收,收取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利用切断机对再生涤纶进行切断加工,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防水整理处方(g/I)中复配物AT-1为14,复配物CI-1为11,有机硅防水剂GFA-1为21,HAC(调pH=6)与水适量,烘干处理时温度掌控在(154~159℃,30s)。
进一步,所述涤纶的增重量与涂层刀和涤纶之间的距离有关,刀距越大,上浆量越大,涤纶的增重量还与车速和涂层浆的粘度有关,车速慢、浆稀,涂层浆向涤纶内渗透多,上浆量也大,反之,车速快、浆稠,上浆量就小,刮刀角度、吃刀深度和张力辊间距也是影响上浆量的重要因素,刮涂角度为97°~98°时,涂覆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高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高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与海砂配制混凝土的海洋工程专用水泥
- 下一篇:厚螺旋叶片复合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