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配出不同流量差的配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7862.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刚;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配 不同 流量 配流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出油口高压轴向柱塞泵的可分配出不同流量差的配流盘。配流盘由三层组成:上面层、中间层和底面层,中间层配流窗口凸起部分与上面层和底面层定位部分为高压密封契合。配流盘为多配流窗口串联结构形式:有多个吸油窗口和两个(或多个)排油窗口,一侧为配流窗口C,另一侧为两个(或多个)串联布置的配流窗口A、B,多个配流窗口位于同一分度圆上。配流盘中间层通过伺服控制驱动可以自由旋转,改变A、B配流窗口的面积大小,经由配流盘中间层的调节,可以改变A、B配流窗口的通流量,使两个配流窗口输出不同的流量,对应存在不同流量差的差动油缸两腔,实现用一台泵就可直接控制不同流量差的差动油缸动作,实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分配出不同流量差的配流盘。
背景技术
目前,直接泵控技术已取得非常大的进展,研发成功了高动态响应伺服和比例轴向柱塞变量泵,引入了变转速控制技术,这些技术用在泵控对称油缸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应用在差动油缸上,效果都不够理想;原因是这些泵只能输出对称流量,如果直接连接在差动油缸上,需要采用许多辅助的方法。采用单台轴向柱塞变量泵直接控制差动油缸运动时,由于差动油缸两腔存在容积差,连接油缸无杆腔的流量多出连接有杆腔的部分,所以必须在差动油缸液压油流入对称流量泵时解决掉多余的流量。
发明专利“闭式电液控制系统”(专利号200610012476.2)公开了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其配流盘上设置了三个串联或并联布置的吸排油配流窗口,通过第一吸排油配流窗口的流量等于通过第二吸排油配流窗口流量与通过第三吸排油配流窗口流量之和。发明专利“多排油口轴向柱塞液压泵”(专利号2010101975689)公开了一种配流盘结构方案,其配流盘上设置了三个排油腰形槽和一个吸油腰形槽,第一排油腰形槽与第三排油腰形槽串联,且第二排油腰形槽与第一排油腰形槽和第三排油腰形槽并联布置在配流盘上的一侧,吸油腰形槽布置在配流盘的另一侧。
上述配流盘结构均是为非对称配流结构轴向柱塞泵专门设计的,但他们仅是证明了非对称配流结构轴向柱塞泵可以直接控制差动缸动作,且只适用于控制某个确定容腔差的差动缸动作,对于大多数具有不同容腔差的差动油缸而言,则无法实现。必须重新设计制作能自动分配出不同流量差的配流盘,应用于不同容腔差的差动油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分配出不同流量差的配流盘,可以实现解决不同容腔差的差动油缸两腔不对称流量,通过调节两个配流窗口的配流比例,对应不同容腔差的差动油缸两腔。本发明配流盘用于非对称配流结构轴向柱塞泵可以实现用一台泵就可解决掉不同容腔差的差动油缸两腔不对称流量,控制具有不同容腔差的差动油缸动作。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分配出不同流量差的配流盘,所述配流盘为圆形盘,在圆形盘上设有多个吸油窗口C和至少两个排油窗口;相邻吸油窗口C之间有骨架连接;吸油窗口C和排油窗口均为圆弧形腰型孔,上述配流窗口位于同一分度圆上;吸油窗口C与排油窗口的宽度相同;配流盘分为三层:上面层、中间层和底面层,配流盘由三层高精度契合而成,形成密封承受高压,中间层能够围绕配流盘的中心旋转;每层配流盘有独立的配流窗口结构。
本发明配流盘中间层可以自由旋转,改变至少两个配流窗口的面积大小,经由配流盘中间层的调节,可以改变至少两个配流窗口的通流量,使至少两个配流窗口输出不同的流量。本发明的配流盘可解决泵直接控制液压缸技术的难点,就是泵直接控制对称缸技术已经成熟,但泵还不能直接控制差动缸,还需阀控回路辅助完成;生产实践中,对称缸输出力小,差动缸输出力大,市场对差动缸的需求非常大;随着绿色节能液压的不断发展,阀控回路存在发热、泄漏等问题,直接泵控差动缸技术就成为趋势。本发明配流盘重点就是通过调节流过配流窗口的面积,对应存在不同流量差的差动油缸两腔,实现用一台泵就可直接控制不同流量差的差动油缸动作,而不需要阀控回路辅助,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配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配流盘的平面结构(前侧方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