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管道粘接用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8055.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叶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匠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H02G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姚兰兰 |
地址: | 312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管道 粘接用 对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VC管道粘接用对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对接时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并且对接时不需要多人拉动管道的PVC管道粘接用对接装置。一种PVC管道粘接用对接装置,包括有安装板、导向杆、壳体、夹持框、压紧块、连接架、L形滑杆等;安装板中部两侧均设有导向杆,两根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壳体,壳体底部连接有夹持框,夹持框后壁滑动式设有用于压紧PVC管道的压紧块,夹持框外侧上部与壳体外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滑动式设有L形滑杆。本发明通过两侧的夹持框与压紧块将两根管道夹持,在夹持时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工,有效的节省了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VC管道粘接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PVC管道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出的一种新型产品,PVC管道主要适用于房屋电线管道以及排队管道,PVC管道的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价格低以及质地坚硬等因素,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在铺设PVC管道时,需要将PVC管道进行粘接,在粘接PVC管道时需要先通过PVC接头将PVC管道对接在一起,便于PVC管道的铺设。
目前,将两根PVC管道对接在一起的方式普遍都是由人工手动对接,人工手动对接时需要先将接头对接到一根管道上,再拿着另一根管道对接在接头上,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在对接时需要较多人拉动管道,耗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工对接时工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下,且在对接时需要较多人拉动管道,耗费人力资源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接时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并且对接时不需要多人拉动管道的PVC管道粘接用对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PVC管道粘接用对接装置,包括有安装板、导向杆和壳体,安装板中部两侧均设有导向杆,两根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壳体,还包括有夹持框、压紧块、连接架、L形滑杆、第一弹簧、楔形块、第二弹簧、摆杆、踏板、卡紧组件和拉近组件,壳体底部连接有夹持框,夹持框后壁滑动式设有用于压紧PVC管道的压紧块,夹持框外侧上部与壳体外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滑动式设有L形滑杆,L形滑杆穿入壳体内,L形滑杆中部与连接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L形滑杆底部与压紧块尾端均连接有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相互接触配合,压紧块上的楔形块与夹持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压紧块上,壳体前壁铰接连接有摆杆,摆杆一端伸入壳体内并位于L形滑杆下方,摆杆另一端位于壳体外并连接有踏板,连接架上设有卡住L形滑杆的卡紧组件,安装板与壳体之间设有拉近组件,拉近组件用于拉动两侧的夹持框相互靠近或远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卡紧组件包括有卡齿、卡杆和第三弹簧,L形滑杆的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卡齿,连接架后侧上部滑动式设有卡杆,卡杆与卡齿配合,第三弹簧套在卡杆上且位于连接架外壁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拉近组件包括有支腿、螺旋杆、螺旋套、连杆和转把,安装板前后两侧底部均连接有支腿,安装板顶部中间转动式设有螺旋杆,螺旋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旋套,螺旋套两侧与两侧壳体顶部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杆,螺旋杆顶部连接有转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有固定块、弧形板、n形框和第四弹簧,安装板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弧形板,弧形板顶部连接有固定块,两侧支腿上均滑动式设有n形框,两侧n形框分别与两侧弧形板外壁连接,弧形板与支腿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推开组件,推开组件包括有连接板和导向柱,安装板顶部滑动式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上连接有导向柱,固定块上开有斜槽,导向柱位于斜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两侧的夹持框与压紧块将两根管道夹持,在夹持时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工,有效的节省了人力资源,且本对接装置通过夹持机构与推开组件配合将接头固定在两根管道之间,固定好接头与管道后,只需要通过拉近组件将两根管道对接在接头上即可,操作便捷,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匠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匠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相机响应曲线的条纹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