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间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8163.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牛存可;苗鸿志;尹佳美;李健;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航空发动机 中介 分流 装配 间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间隙的方法,所述控制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间隙的方法为:将分流环的装配间隙转换成对分流环和中介机匣配合面的单独检测,将检测分流环专用工装与检测中介机匣专用工装的配合面尺寸设置为间隙0.05,通过检测分流环专用工装及检测中介机匣专用工装检测两个零件,当两个综合量规检测两个零件合格时,则两个零件装配时间隙大于0。本发明能够有效检测零件尺寸是否合格,控制分流环装配质量,同时将装配情况进行量化,从而有效提高分流环装配质量,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节省试车费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量化零件质量状态,同时将问题控制在装配工作之前,减少成本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控制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间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点焊点经常在试车后发生裂纹故障,其原因为构成装配组件的两个零件配合面干涉导致装配应力过大,但因该零件装配位置结构极其复杂,且空间过小,无法直接检测装配后的间隙以保证零件装配时不存在装配应力。目前该种结构仅国内航空发动机中存在,以往的控制方法仅为工人靠经验以及装配时所使用的力的大小来判断装配间隙,无法量化,且无法单独判断相配件的优劣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间隙的方法,解决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应力过大的问题,从而解决分流环点焊点裂纹问题,可以实现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的无应力装配,大幅提高分流环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
控制尺寸的设定方法为:若中介机匣搭接边壁厚1.6mm,最终修配后最小壁厚要求0.9mm,则修配打磨量为0.7mm,分流环内配合面面轮廓度为1.5,则单向公差带为0.75,若设计图给定轮廓理论尺寸中介机匣搭接边与分流环内搭接边理论尺寸一致,则两个零件极限配合状态下过盈0.05mm,因此可将两个检测工装的配合面尺寸设置为间隙0.05,就可以保证当两个综合量规检测两个零件合格,则一定能够保证两个零件装配时间隙大于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间隙的方法,所述控制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分流环装配间隙的方法为:将分流环的装配间隙转换成对分流环和中介机匣配合面的单独检测,将检测分流环专用工装与检测中介机匣专用工装的配合面尺寸设置为间隙0.05,通过检测分流环专用工装及检测中介机匣专用工装检测两个零件,当两个综合量规检测两个零件合格时,则两个零件装配时间隙大于0。
所述检测分流环专用工装包括:底板101、支脚102、检验测量块103、模拟装配块104和工艺球销105;所述底板101底面对称分布有4个支脚102,用于稳定工装,所述底板101上表面对称分布有2个模拟装配块104,所述2个模拟装配块104对称中心上装配有检验测量块103和工艺球销105。
所述检测中介机匣专用工装包括:基准采取部分工装和检测部分工装;
所述基准采取部分工装包括:基准圆板201、提手Ⅰ202、基准转换支脚203、检验测量块Ⅰ204;所述基准圆板201上开设有减重槽201a,所述基准圆板201底面均布3个基准转换支脚203,以螺栓固定,所述基准圆板201上表面对称分布有2个提手Ⅰ202及检验测量块Ⅰ204;
所述检测部分工装包括:辅助检验测量块205、提手Ⅱ206、工装检测基准球207、检验测量块Ⅱ208、模拟装配模块209;所述模拟装配模块209对称中心上设置有工装检测基准球207和检验测量块Ⅱ208,所述模拟装配模块209两侧对称分布有2个提手Ⅱ206和2个辅助检验测量块205,工装检测基准球207用来确定工装基准零点,检测工装是否合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有效检测零件尺寸是否合格,控制分流环装配质量,同时将装配情况进行量化,从而有效提高分流环装配质量,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节省试车费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量化零件质量状态,同时将问题控制在装配工作之前,减少成本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轮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声测桩换能器等距离同步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