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江川硅质砂岩烧制紫砂陶器的配方及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8313.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俊敏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江川 砂岩 烧制 紫砂 陶器 配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江川硅质砂岩烧制紫砂陶器的配方及烧制方法,该紫砂陶器由云南江川境内以下5个色系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制成:黄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红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绿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紫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白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本发明所述的紫砂陶器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烧制工艺,使得该自紫砂陶器的内部结构达到了纳米级别,进而使得该紫砂陶器具有改善水质、快速醒酒、不易摔碎以及易清洗的特点,本发明所述的紫砂陶器采用云南江川境内特有的原料进行制作,原料来源广,不仅可以批量工业化生产,而且可快速推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器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江川硅质砂岩烧制紫砂陶器的配方及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随着陶器制作工艺的不断成熟,各种颜色的砂岩陶器开始被人们制作而成,其中采用云南砂岩所制作而成的陶器应用较为广泛。
然而现有砂岩陶器在烧制过程中的温度不宜把控,导致陶器烧制后内部结构较为松散,进而使得陶器的功能性较差,且现有的砂岩陶器的原料的来源局限性大,不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此外,现有的砂岩陶器的制作原料单一,陶器在烧制过程中所呈现的色彩较为单一,使得陶器的艺术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利用江川硅质砂岩烧制紫砂陶器的配方及烧制方法,所制作的紫砂陶器具有改善水质、快速醒酒、不易摔碎以及易清洗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江川硅质砂岩烧制紫砂陶器的配方及烧制方法,该紫砂陶器由云南江川境内以下5个色系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制成:黄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红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绿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紫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白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
所述的紫砂陶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黄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红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绿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紫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白砂岩的砂料和伴临的泥料分别各按12%、14%、23%、37%、16%、10%的比率混合,加入球磨机先进行2小时初磨、静置30分钟后再开机2小时不间断球磨成粉出料,再对上述砂料用180-260目的振动筛进行细化筛分成料;
(2)将筛分的砂泥料注水制成含水率为15%-20%的砂料,然后经真空成型炼泥机进行二次炼泥成直径10-15厘米,净重10公斤砂料,入袋陈腐恒温30度封存陈腐待用;
(3)将经自然陈腐发酵的泥料及泥浆取出,对泥料进行纵向切割,获取泥坯,备料生产,将泥浆搅拌均匀,备用;
(4)将切割好的泥坯根据生产要求进行滚压及手工成型制成陶坯,并将泥浆进行注浆成型;
(5)通过机器对手工成型及注浆成型陶品进行内外厚薄调整,粘接壶把、壶嘴,并对陶品进行抛光、外观刻花、刻图及文字图案装饰等工艺操作,经印章擦水除尘后,进行阴干,待入窑烧制;
(6)将步骤(5)中制作成型的陶品进行烧制,陶品的烧制工艺如下:
1)第一段阶段将温区控制在20-100度开窑门10公分,烧制时间60分钟烘干除湿;
2)第二阶段将温区控制在100-200度开窑门5公分,烧制时间80分钟;
3)第三阶段将温区控制在200-400度闭门烧制90分钟;
4)第四阶段将温区控制在400-600度闭炉通气孔烧制60分钟;
5)第五阶段将温区控制在600-700度闭孔烧制8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俊敏,未经黄俊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