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矸石脱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9663.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源;曹亚年;唐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矸石 脱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脱碳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煤矸石脱碳装置。所述煤矸石脱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一、脱碳筒体一、撒料装置一、收集装置一、隔板一、导气管一、导气管二、端盖一、端盖二;所述隔板一将收集装置一分割为左部、右部两个区域;所述导气管一、导气管二分别与收集装置一的左部、右部区域相通连;所述端盖一、端盖二分别与收集装置一左部、右部区域的下部相通连。本发明使高温气体导入收集装置对其内部的煤矸石进行脱碳,这些高温气体通过筛孔导入至脱碳筒体内经过螺旋片产生加速并同时产生紊流,同时高温气体在脱碳筒体内受到截面待脱碳矸石的阻碍不断产生加速、减速并产生紊流,提高了脱碳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碳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煤矸石脱碳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掘进矸石、采掘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及夹层里采出的矸石以及洗煤过程中挑出的洗矸石。其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另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Fe2O3、CaO、MgO、Na2O、K2O、P2O5、SO3和微量稀有元素(镓、钒、钛、钴)。煤矸石可经过多道程序制作成煤矸石陶粒,而在制造煤矸石陶粒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为对煤矸石进行脱碳。因此,发明一种解决煤矸石脱碳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矸石脱碳装置来便于煤矸石的脱碳。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煤矸石脱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一、脱碳筒体一、撒料装置一、收集装置一、隔板一、导气管一、导气管二、端盖一、端盖二;
所述隔板一将收集装置一分割为左部、右部两个区域;
所述导气管一、导气管二分别与收集装置一的左部、右部区域相通连;
所述端盖一、端盖二分别与收集装置一左部、右部区域的下部相通连;
所述脱碳筒体一包括:容纳体一、筛孔一、筛孔二、转轴一、螺旋片一;
所述容纳体一左部的侧壁面设有筛孔一,右部的侧壁面设有筛孔二;
所述撒料装置一与容纳体一中空的内部相通连,其设置在筛孔二的右侧;
所述转轴一沿容纳体一的中轴线设置,且其两端均与容纳体一的两端活动连接,右端与驱动装置一相连接;
所述螺旋片一的固定在转轴一的外壁面,外圈贴近容纳体一中空的的内壁面设置;
所述螺旋片一由左向右为与容纳体一内部空腔相适应的变径结构;
所述筛孔一、筛孔二分别与收集装置一的左部、右部区域相通连;
所述筛孔一的截面积大于筛孔二的截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片一的每个螺旋结构沿容纳体一中轴线的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一在水平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煤矸石脱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二、脱碳筒体二、撒料装置二、收集装置二、隔板二、导气管三、导气管四、端盖三、端盖四、导料装置;
所述隔板二将收集装置二分割为左部、右部两个区域;
所述导气管三、导气管四分别与收集装置二的左部、右部区域相通连;
所述端盖三、端盖四分别与收集装置二左部、右部区域的下部相通连;
所述脱碳筒体二包括:容纳体二、筛孔三、筛孔四、转轴二、螺旋片二;
所述容纳体二左部的侧壁面设有筛孔三,右部的侧壁面设有筛孔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