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9810.4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范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雨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F03B3/12;F03B3/14;F03B11/08;E02B9/08;E02B8/08;E02B5/08;E02B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沿海地区 潮汐能 发电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包括潮汐堰坝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堰坝主体(1)上开凿有多个发电室(3),且发电室(3)贯穿潮汐堰坝主体(1),所述发电室(3)的顶板上固定连接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主体(4),所述发电机主体(4)内连接有传动轴(5),且传动轴(5)为发电装置的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轴(5)远离发电机主体(4)的一段固定连接有传动罩(6),所述传动罩(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7),所述扇叶(7)包括扇叶主体(701),所述扇叶主体(701)内开凿有外活动槽(702)和内活动腔(703),且外活动槽(702)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外活动槽(702)内滑动连接有延长板(704),所述延长板(704)靠近外活动槽(702)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705),且连接柱(705)远离延长板(704)的一段贯穿扇叶主体(701)并延伸至内活动腔(703)内,所述连接柱(705)远离延长板(7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08),所述连接柱(705)的外侧套接有压缩弹簧(706),且压缩弹簧(70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708)和内活动腔(70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板(704)远离连接柱(7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8),所述扇叶(7)的侧壁上开凿有导流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7)的俯视图截面为梯形,且扇叶(7)远离传动罩(6)的一端边长较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701)与连接柱(705)之间连接有耐磨环(707),且耐磨环(707)与扇叶主体(7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堰坝主体(1)上开凿有一对洄流道(2),且洄流道(2)贯穿潮汐堰坝主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洄流道(2)内设有声音诱导装置,所述声音诱导装置内预先录有当地鱼类发出的声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室(3)两个进口均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滤网(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堰坝主体(1)远离海岸的一侧设有防波堤(11),且防波堤(11)与海底基固定连接,所述防波堤(11)上开凿有与发电室(3)相匹配的泄流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波堤(11)由多根防浪柱组成,所述防浪柱内插接有主强化杆(1101),所述主强化杆(110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侧强化杆(1102),且侧强化杆(1102)插接在主强化杆(11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柱的表面开凿有多个泄流孔(1103),且多个所述泄流孔(1103)均贯穿防浪柱柱体,在防浪柱柱体内部形成纵横交错的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潮汐能发电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程前段,即A-B段,此时扇叶(7)顺时针运动的动力主要为流水对自身的冲击,在A-B段过程中,推板(8)在流水冲击的作用下将延长板(704)从外活动槽(702)内冲出,直至到B位置,延长板(704)此时处于在流水冲击作用下的最长伸长状态,增加扇叶(7)整体的受力面积,增加潮汐能的利用效率;
S2、进程后半,即B-C段,此时扇叶(7)顺时针运动的动力主要为流水对自身的冲击,次要动力为其他位于A-B段扇叶(7)受到水流冲击运动带动传动罩(6)运动产生的动力,在B-C段过程中,随着流水与扇叶(7)之间整体受力面积的减小,流水对推板(8)的冲击变小,此时在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706)的作用下,延长板(704)会被收回至外活动槽(702)内,扇叶(7)会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延长板(704)从最长伸长状态转化为完全收回至外活动槽(702)内,为后续运动做准备;
S3、回程,即C-A段,此时扇叶(7)顺时针运动的动力主要为位于A-B段扇叶(7)受到水流冲击运动带动传动罩(6)运动产生的动力,次要动力为其他位于B-C段扇叶(7)受到水流冲击运动带动传动罩(6)运动产生的动力,在C-A段中,扇叶(7)为从动件,自身与流水产生的冲击为扇叶(7)运动的最大阻力,此时在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706)的作用下,扇叶(7)的延长板(704)始终保持完全收回至外活动槽(702)内的状态,此时扇叶(7)的受力面积最小,对扇叶(7)整个运动的影响最小,增加潮汐能的利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雨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辛县雨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8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