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的方法及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9874.4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税朗泉;刘泽;韩国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5D24/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调控 物体 界面 粘附 强度 方法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的方法及试验装置,本方法在不依赖于物体表面微结构的前提下,将两个具有粘性作用的物体表面接触在一起形成接触副,激发接触副的两个物体做相对机械振动,使接触副的接触区域随时间发生改变,通过改变激振频率或幅值来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本方法实施简单,可控性强,不依赖于表/界面微结构,具有普适性特点,调控粘附强度的效果明显,可实现接触界面粘附强度的大幅提高或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的方法及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粘附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其性能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例如壁虎、甲虫、树蛙等生物足上的层次结构不仅显示了强大的粘附-脱附性能,同样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稳定性和耐久性。而在人类生活中,粘附也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创可贴,胶带以及各种材料间的接触,甚至人体血液中小分子粘附在血管壁从而达到治愈伤口的作用。这些生物系统中的优良功能特性激发了很多仿生模拟生物表/界面设计粘附系统研究。高性能表/界面粘附的人工形成和调控是空间技术、微纳制造、柔性电子、机器人和生物集成设备等诸多应用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尽管在改善粘附强度、粘附性切换、可逆性和耐久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注意到多数仿生人工表/界面的复杂性高、通用性差和性价比低等因素,导致这些仿生人工表/界面并没有很好的造福人类。例如,报道表明,人工分层粘附系统的粘附强度高达200kPa,比自然界的高(壁虎足部的粘附强度为100kPa),但它通常需要预制复杂的表/界面微结构和施加高预压力。此外,表/界面微结构容易受到环境和表/界面固有力的影响,从而影响其耐久性。而粘附-脱附的切换是通过改变界面的负载路径和失效模式,形成“智能/相变”界面或控制脱附速度来实现的,但目前多数技术只能实现“强”或“弱”两种粘附状态的切换,且切换速度具有内在的局限性。
综上,粘附作为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关键技术,目前对其应用还要很大的挑战,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基于现代工业技术稳定、耐久、普适、经济地实现和调控界面的粘附。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效果的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的方法及试验装置,本发明实施简单,可控性强,不依赖于表/界面微结构,具有普适性特点,调控粘附强度的效果明显,可实现接触界面粘附强度的大幅提高或衰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械式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的方法,在不依赖于物体表面微结构的前提下,将两个具有粘性作用的物体表面接触在一起形成接触副,激发接触副的两个物体做相对机械振动,使接触副的接触区域随时间发生改变,通过改变激振频率或幅值来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
进一步地,机械振动施加在接触副的两个物体之一,或者同时施加在接触副的两个物体上。
进一步地,机械振动的振源包括扬声器、偏心振子、振动台、压电换能器,机械振动的施加方式包括机械结构施加、电磁力作用、声波介入,激振力的种类包括惯性力、弹力、电磁力、重力/引力。
进一步地,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时,包括表/界面粘附强度的人工增强或减弱。
进一步地,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时,包括表/界面粘附法向或切向强度的人工调控。
一种机械式调控物体表/界面粘附强度的试验装置,包括支撑的设在若干个激振器上的刚性托板、铺在刚性托板上的平台、位于平台上方且与平台垂直接触形成接触副的触头、竖向的升降台、竖向的且通过力传感器与升降台的运动末端连接的缓冲件、限位件和激光位移传感器,触头上部与缓冲件连接且由限位件限位只能升降运动,激光位移传感器能同时检测平台和触头的升降位移。
进一步地,缓冲件为橡皮筋或橡胶。
进一步地,力传感器为悬臂式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8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