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0178.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邹思敏;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B60S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玻璃 磨损 新型 汽车 清理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刮雨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包括刮雨器架,所述刮雨器架的中部开设有滴水孔,刮雨器架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底座,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外侧连接有行走辊,行走辊的外侧连接有橡胶垫圈,行走辊的里侧端连接有辅助辊,第二底座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连接有从动辊,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海绵。通过行走辊的与前侧玻璃相接触,行走辊通过弹簧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其上的辅助辊转动,辅助辊通过与从动辊啮合带动其转动,从动辊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其上的海绵转动,这一结构解决了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刮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雨刮器是指安装在挡风玻璃前的片式结构,由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扫除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雨刮器的刮片胶条是直接清除玻璃上雨水和污垢的工具,刮片胶条通过弹簧条压向玻璃表面,它的唇口必须与玻璃角度配合一致,方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
汽车在下雨天行驶时,前侧玻璃会有雨水和飞溅的其他污物附着在上面,遮挡住驾驶员的视线,这就要及时通过雨刮器对污物进行清理,从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的雨刮器是通过在支架上粘贴的橡胶条对玻璃直接进行清理,如果前侧玻璃上的污物中有固体小颗粒,像砂石、粗砂等,橡胶条与玻璃反复摩擦,从而导致前侧玻璃出现较为严重的刮花现象,同时也加快了橡胶条的磨损,而且现有的雨刮器清理效率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具备防止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和高效清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雨刮器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大、雨刮器清理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前侧玻璃和橡胶条磨损和高效清洁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前侧玻璃刮伤磨损的新型汽车清理机构,包括刮雨器架,所述刮雨器架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刮雨器架的中部且在第一弧形槽的正下方开设有滴水孔,刮雨器架的下部且在滴水孔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弧形槽,刮雨器架的下端面后侧开设有矩形槽,刮雨器架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部左右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接块的中部且在安装孔之间开设有进水槽,刮雨器架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行走辊,行走辊的内部且在弹簧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行走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行走辊的里侧端固定连接有辅助辊,刮雨器架的下端前部左右两侧且在第一底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辊,第二转轴的外侧且在从动辊之间设置有海绵,刮雨器架的下端后侧且在矩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刮雨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槽和进水槽的下端相通,从而保证水流的进入。
优选的,所述弹簧为高弹性弹簧,当车前玻璃上有污渍时,从而避免行走辊过于挤压玻璃,以防导致车前玻璃被刮花。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的高度小于第二底座的高度,从而保证行走辊与车前玻璃先接触,从而进一步的改变从动辊的转动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为直轴,从而保证第二转轴的可旋转性。
优选的,所述海绵的弧形曲面与刮雨器架和车前玻璃相适应,海绵的粗细大小不是均匀的,从而保证对车前玻璃进行有效的清理。
优选的,所述滴水孔均与分布在海绵的正上方,从而保证对海绵进行充水。
优选的,所述辅助辊和从动辊的具有相适应的齿牙,从而保证传动结构运动的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