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程水冷的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0339.0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乾;毛春满;龙正义;杨彦广;石义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3/70 | 分类号: | F16L53/70;G01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 |
地址: | 621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程 水冷 喷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程水冷的喷管,包括喉道段、扩张段和连接段,喉道段固连在扩张段一端,连接段固连在扩张段另一端,若干组不同口径的扩张段相互连接,喉道段内侧中部的管口缩减,扩张段与连接段内侧管道呈喇叭口状,喉道段、扩张段和连接段外壁内分别设有独立的冷却水道,本发明具有全程水冷,最高可耐3100K的总温,同时所有水管连接在试验段外实现,拆装方便,消除由于连接渗漏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程度避免喷管不被高温气体损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洞喷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程水冷的喷管。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风洞上使用的喷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气体总温较高,最高可达3100K,在流经喷管时会对喷管造成剧烈加热,损坏喷管的机械结构,为了避免烧蚀和变形,需要对喷管进行水冷,以避免由于高温气流通过时烧毁喷管,尤其是喷管的喉道部分。在喷管的水冷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喷管内型面尺寸变化剧烈,要达到全程水冷的效果,难度很大。喉道部分的总体结构是中间部分小,两端大,为了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内壳体通常要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铜合金材料;而为了增加整体结构强度,外壳体及法兰、垫块等部件通常采用不锈钢材料,不同材料的焊接难度较大,一般采用装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壳体反复受热冷却,往往出现铜缩现象,在装配面上会出现间隙,从而出现漏水、漏气等现象,高温高压气体泄漏会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导致现场发生危险。扩张段的型面特点是形状不规则,需要在内壳体外壁面加工出冷却水通道,造价较高,一般在靠近喉道段处设置1~2段进行水冷。扩张段内外壳体需要进行焊接,如果焊接应力处理不当,容易产生焊接应力,不能保证要求较高的内型面精度,也就无法保证喷管的流场品质。喷管最后一段与试验段连接,一般的设计是这一段的一部分在试验段内,一部分在试验段外,这给冷却水结构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冷却水管的布置既要满足喷管的冷却要求,又要达到易于安装、与整体冷却水布局相适应的要求。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全程水冷的喷管。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喷管冷却效果差、结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程水冷的喷管,包括喉道段、扩张段和连接段,喉道段固连在扩张段一端,连接段固连在扩张段另一端,若干组不同口径的扩张段相互连接,喉道段内侧中部的管口缩减,扩张段与连接段内侧管道呈喇叭口状,喉道段、扩张段和连接段外壁内分别设有独立的冷却水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换热情况调节各部段的冷却水压力,在喷管各部分进行分别冷却且互不影响,以使喷管各部分冷却均匀,避免因冷却水道过长而使靠近出口处的冷却水温度较高,导致冷却水对靠近冷却水道出口端的喷管冷却效率低的问题,且实现全程水冷,可有效避免由于高温气流通过时烧毁喷管。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喉道段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垫块,垫块固连在外壳体内壁上,内壳体固连在垫块内壁上,内壳体与垫块内壁均为弧形缩口管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整个喉道段分成三个简单的部分进行加工,大大降低异型喉道段的生产难度,且在后期只需通过真空扩散焊的方式即可进行稳定连接,连接强度高不易形变。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内壳体外壁与垫块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水道,喉道段两端分别固连有喉道连接法兰,第一水道两端分别延伸至喉道连接法兰侧壁外,第一水道位于喉道连接法兰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水管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喉道连接法兰上设置第一水管接头,便于外接管道,进而可使冷却水流入第一水道内对喉道段进行冷却。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一水道各处水流通道的截面面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建筑加气块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以及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