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肺炎支原体抗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40377.6 申请日: 2019-11-20
公开(公告)号: CN110964089B 公开(公告)日: 2021-02-19
发明(设计)人: 曹林;唐波;徐晓昱;赖迪文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30 分类号: C07K14/30;C12N15/31;G01N33/569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杜静
地址: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肺炎 支原体 抗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肺炎支原体抗原及其在同时定量检测末梢血中肺炎支原体IgG、IgM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突变的肺炎支原体抗原P80,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肺炎支原体抗原P80与抗体的免疫反应性较天然抗原提高了约34.6%。本发明的肺炎支原体抗原P80结合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克服了现有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如免疫层析试验(ICA)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技术等仅能定性或半定量检测,且进行MP‑IgM和MP‑IgG检测必须进行2次实验等存在的不足,可以同时实现MP‑IgM和MP‑IgG的检测,从而区分患者是近期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减少误诊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肺炎支原体突变体及指尖血加样法检测肺炎支原体量子点免疫层析试剂盒的开发。

背景技术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最重要病原体之一,是介于细菌与病毒的一种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据报道,Mp感染引起的肺炎在CAP中占10-40%,近年来发病趋势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Mp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主要特点是起病较慢,有头疼、发热、咽喉疼痛不适,以及最典型的干咳等症状。

通常情况,人体感染Mp后能产生IgM、IgG类抗体。IgM抗体一般在初次感染1周内开始升高,2-3周达到高峰,2-3月降至最低,Mp-IgM抗体是诊断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抗体;IgG在IgM之后产生,一般在感染后14d左右出现,浓度峰值一般在感染后的第5周,持续6个月甚至数年,当患者恢复期较急性期IgG抗体滴度达4倍以上升高或降低时有诊断价值。因此Mp-IgM在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Mp-IgG常用于感染中、后期的辅助诊断,Mp-IgM和Mp-IgG联合检测可区分患者近期感染和既往感染。从而为早期诊断MP感染提供了重要依据。

由于发病特点不显著,MP曾被误认为是病毒感染而发生误诊。因此,为了避免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原学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已有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抗原检测法、核酸检测法(NAT)、抗体检测法等。血清学方法只能够回顾性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原因在于出现症状后并不会立即出现抗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PCR法逐渐地进入了应用领域。但考虑到其特异性的问题,容易出现假阳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其对于营养要求较高,且花费时间较长,某些结果的判定需要耗费近1个月的时间,对于Mp的早期诊断结果而言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而胶体金法诊断肺炎支原体时使用试剂样本量多、采血量较大。肺炎支原体抗原或NAT检测虽能在感染初期进行诊断,但由于样本污染或非致病菌定植情况,诊断假阳性率较高且费用昂贵。肺炎支原体培养虽然被认为是诊断MP的金标准,但有明显的方法学局限性,如培养时间长,敏感性低等。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区分定植菌和致病菌,但目前国内外检测抗体所用的标记物多为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等常规标记物,荧光寿命短、易猝灭、发光不稳定、斯托克斯位移小、单一光源单色激发等问题是FITC的局限性所在,故用FITC等普通荧光剂标记的抗体检测时阳性率较低,易漏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肺炎支原体抗原,其反应性较天然的提高了34.6%,使检测所需样本类型兼容末梢血成为可能。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应用,特别是在肺炎支原体量子点免疫层析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应用可以在一个免疫层析板上同时进行MP-IgM和MP-IgG定量检测,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方便、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可用末梢血的检测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肺炎支原体IgG、IgM量子点免疫层析试剂盒。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