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持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的温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0797.4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林;王晓丹;张宇;李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霍慧慧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系统 惯性 组件 恒定 空间 温度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的温补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级温补单元包括安装基座、温控外罩及外罩温度控制器,安装基座上罩装所述温控外罩,温控外罩内均匀分布设置有外罩温度控制器;二级温补单元包括连接衬套及衬套温度控制器,连接衬套上设置有衬套温度控制器,惯性组件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端部连接至所述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连接衬套。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在适当位置增加局部二级温度控制补偿环节,分离热对流和热传导对惯组的影响并单独加以补偿,实现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控制,为惯性元件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温度环境、减小漂移,提升惯导系统的输出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惯性导航系统技术领域,涉及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特别涉及一种保持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的温补结构。
背景技术
惯性组件作为惯性导航设备的核心敏感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设备的输出精度。对于具备一定几何形状的空间几何单元,惯性组件内部的空间温度场分布会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造成惯性元件输出的漂移,影响系统的输出精度。
通常,高精度惯导系统都需要对惯性组件进行温度控制,使其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动的情况下惯组内部控制点处的温度值不变。但由于测量、控制点数的局限性,除控温点外,惯组内部其余各点的温度值可能仍在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整个惯性组件内部空间温度场其实并没有控制住,从而影响系统的输出精度。
本发明的作用就是提供一种保持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的温补结构,使惯导系统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惯性组件具备恒定的空间温度场,即惯性组件内部空间中任意点的温度值不变,保证惯性元件的温度特性、减小漂移,提升惯导系统的输出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持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的温补结构,通过在适当位置增加局部控制环节,分离热对流和热传导对惯组的影响并单独加以补偿,实现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控制,为惯性元件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温度环境、减小漂移,提升惯导系统的输出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保持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的温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惯性组件、用于热对流补偿的一级温补单元及用于热传导补偿的二级温补单元,所述一级温补单元包括安装基座、温控外罩及外罩温度控制器,所述安装基座上罩装所述温控外罩,所述温控外罩内均匀分布设置有外罩温度控制器;所述二级温补单元包括连接衬套及衬套温度控制器,所述连接衬套上设置有衬套温度控制器,所述惯性组件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端部连接至所述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连接衬套。
而且,所述连接轴的端部通过角接触轴承对、轴承内圈锁母及轴承外圈锁母与所述安装基座转动连接。
而且,所述安装基座与温控外罩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而且,所述二级温补单元可设置于所述惯性组件的一端,也可用于所述惯性组件的两端。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保持惯导系统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的温补结构,一级温补单元包括安装基座、温控外罩及外罩温度控制器,安装基座上罩装所述温控外罩,所述温控外罩内均匀分布设置有外罩温度控制器;二级温补单元包括连接衬套及衬套温度控制器,连接衬套上设置有衬套温度控制器,惯性组件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端部连接至所述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连接衬套,通过在适当位置增加局部控制环节,分离热对流和热传导对惯组的影响并单独加以补偿,实现惯性组件恒定空间温度场控制,为惯性元件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温度环境、减小漂移,提升惯导系统的输出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7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