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1014.4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包晨露;张松迪;袁涛;俞康康;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3/04;C08L63/00;C08K7/18;C08L25/06;C08F112/08;C08K3/08;C08L29/04;C08L67/04;C08K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田昕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导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质量分数比的原料制成,导热填料:高分子材料:助剂=(1%-95%):(1%-98%):(0-94%),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结构致密无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致密无孔洞的结构通过超重力技术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填料、高分子材料与助剂的质量分数比为(5%-80%):(10%-80%):(0-8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填料是氧化物、氢氧化物、氮化物、碳材料、金属中一种或多种材料组合;优选,所述的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铍中一种或多种,优选氧化铝、氧化锌中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锌中一种或多种,优选氢氧化铝;优选,所述氮化物为氮化硼、氮化硅、氮化铝中一种或多种,优选氮化硼、氮化铝中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碳材料为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纳米片、石墨烯、石墨烯纳米片、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富勒烯、金刚石、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炭黑、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锆、碳化钙、碳化铬、碳化钨、碳化钒中一种或多种,优选石墨、膨胀石墨、碳纳米纤维、石墨纳米片、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碳化硅中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金属为金、银、铝、铜、镁、铁、钨、钼、锌、锰、钛等金属或其合金的粉末、纳米片、纳米线、纳米管中一种或多种,优选铜、银、铝中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填料粒径为0.1-500μm,优选粒径为1-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制成具有流动性的高分子单体、低聚体、预聚体、溶液或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为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不饱和聚酯、聚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酰胺、聚偏氟乙烯、聚异丁烯、聚丁二烯、聚丙烯腈、聚苯并恶嗪、聚二甲基硅氧烷、丁苯橡胶、丁腈橡胶、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芳醚、聚芳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异丁烯、聚苯醚、聚砜、有机硅塑料、聚烯烃热塑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硅橡胶、有机硅橡胶弹性体、聚乳酸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为硅橡胶,环氧树脂,天然橡胶,聚酰胺,聚氨酯,丁腈橡胶,聚苯乙烯、聚乳酸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增塑剂、增韧剂、增强剂、阻燃剂、引发剂、硫化剂或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导热填料、高分子材料的原料与助剂形成的混合物在离心装置上进行离心,通过离心产生的超重力消除混合物内部的孔洞,排除混合物中的残留气泡,促使导热填料在混合物中形成紧密堆积的混合物,将混合物聚合或干燥后即得;优选,所述离心速度500-50000rpm,离心时间3-30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的原料以单体、低聚体或预聚体的形式与导热填料、助剂形成混合物,可以通过聚合的方法将混合物制成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或所述的高分子材料的原料以溶液或乳液的形式与导热填料、助剂形成混合物,可以通过干燥的方法将混合物制成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0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