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虹膜识别进行手机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1090.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刁麓弘;邓曼曼;高金颖;郭宁;邢怡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48;G06F21/32;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虹膜 识别 进行 手机 聊天 内容 保护 方法 | ||
基于虹膜识别进行手机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属于网络隐私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基于带有红外线传感器的手机,通过实时获取和传送聊天对象人脸图像,对聊天对象虹膜进行识别,来实现聊天内容保护。包括,步骤1:选择聊天对象人脸图像,依次传送到眼部区域提取模块、虹膜分割模块、归一化模块、编码模块,对原始虹膜图像进行01编码;步骤2:手机红外线传感器每隔3秒获取对方人脸图像,再次传送到上述各模块,对各时刻原始虹膜图像进行01编码;步骤3:对比两个步骤所得01串,判断汉明距大小,控制聊天的进行。目前已经迈向5G时代,为人脸实时传送提供了足够的带宽,且传送速度快。将虹膜识别用于手机聊天中的身份验证,具有便捷、易实现、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特点,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实时监控聊天对象身份,有效避免聊天在对方是其他人的情况下进行,对个人隐私安全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虹膜识别进行手机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我们手机中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选择打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而是直接在社交软件上进行聊天,因此,如何进行聊天信息的查看权限设置,是保护个人隐私不被他人侵犯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现在可以通过手机对聊天软件进行相关设置他人访问自己相关动态的权限,但是无法保证非本人操控手机的情况,这便会造成隐私的泄露。
虹膜具有终身不变性,随身携带等特点,用于身份验证很好的解决了密钥来自于外部、过长不易记忆等问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已经迈向 5G时代,为人脸实时传送提供了足够的带宽,且传送速度快,可以从传送来的人脸提取出虹膜进行识别。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虹膜分割方面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使得实时识别聊天对象身份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针对网络聊天的对象不确定以及隐私泄露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虹膜识别进行手机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通过带有红外线传感器的手机,实时获取聊天对象的人脸图片,进行虹膜提取和编码以确定使用者身份,可以有效避免聊天在对方是其他人的情况下进行,对个人隐私安全进行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虹膜识别进行手机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模块:
眼部区域提取模块,用于从输入的人脸图像中提取眼部区域;
虹膜分割模块,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将所述眼部区域提取模块的眼部图像中虹膜与瞳孔之间区域分割出来;
归一化模块,将所述虹膜分割模块获得的虹膜区域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图像;
编码模块,用于对归一化模块得到的归一化图像进行编码,通过小波变换得到01串。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聊天对象人脸图像,依次传送到上述各模块,对原始虹膜图像进行01编码;
步骤2.对方手机红外线传感器实时获取其人脸图像,再次传送到上述各模块,对各时刻原始虹膜图像进行01编码;
步骤3.对比上述两个步骤所得01串,控制聊天的进行;
所述虹膜分割模块最终得到二值特征向量,显示为图片仅有黑白两种颜色,白色部分代表虹膜区域。
所述步骤1中,对原始虹膜图像进行01编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从带有红外线传感器的手机相册中选择聊天对象人脸图像,输入到眼部区域提取模块提取出眼部区域;
步骤1.2.将眼部区域输入到虹膜分割模块中,通过预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将图像中虹膜区域分割出来;
步骤1.3.将所述获得的虹膜区域传送到归一化模块中,得到归一化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