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2909.X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32321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2225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农业生态环境 暗管 集水 水池 有机质土壤 集中处理 重金属 蚯蚓 地下埋设 定期收割 土壤处理 种植层 水处理 富含 机质 置入 连通 微生物 水质 吸收 恢复 | ||
1.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待处理土壤处挖设集中水池(1):在需要改善的土壤处挖设集中水池(1),集中水池(1)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且集中水池(1)的上侧口部和底部均为圆形状;
S2:在待处理土壤地下埋设集水暗管(2):在需要改善的土壤处埋设集水暗管(2),集水暗管(2)包括管体(21)、集中筛孔(22)和堵头(23),堵头(23)堵在管体(21)的一端,管体(21)的表面上均匀开设集中筛孔(22),在地下水通过集中筛孔(22)流入到管体(21)内,对水进行收集;
S3:将集水暗管(2)与集中水池(1)连通:管体(21)远离堵头(23)的一端与集中水池(1)连通,流入到管体(21)内的水集中进入集中水池(1)内;
S4:在地面挖设改善坑(3):在需要改善的土壤处挖设改善坑(3),改善坑(3)以集中水池(1)为中心均匀分散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改善坑(3)之间距离为10-12米,改善坑(3)呈圆柱状,改善坑(3)的直径和深度分别为1-1.2米、0.3-0.5米;
S5:在改善坑内置入有机质土壤:在改善坑(3)内置入有机质土壤,机质土壤为富含蚯蚓或者蚯蚓卵的机质土壤,将机质土壤置入改善坑(3)内并浇水,使得改善坑(3)内含水量为50-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水池(1)的上侧口部和底部的直径分别为26-30米、24-26米,且集中水池(1)的深度为1.6-2.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集中水池(1)之间距离为400-42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暗管(2)呈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状,且集水暗管(2)较低的一端与集中水池(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23)为无纺布材质的堵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水池(1)的上侧口部边缘处铺设有种植层(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有机质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4)延伸至集中水池(1)的上侧口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29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