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处理河道黑臭水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3050.4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时环生;刘敏;冀春雷;陈夏晴;王鹏超;常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王璐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处理 河道 水体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原位处理河道黑臭水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在河道中设置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由微纳米曝气设备、推流曝气设备和微生物强化净化区组成;其中,所述微生物强化净化区为弧形板状结构,设置在河道中央,内部填充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和火山岩;所述微纳米曝气设备设于所述微生物强化净化区上游的中央位置;所述推流曝气设备设于所述微纳米曝气设备的两侧。本发明所投入的设备和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在使用完成后可以轻松撤离,避免长时间滞留河道而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原位处理河道黑臭水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
然而,由于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虽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所以研究一种长期有效的模式和技术,是治理黑臭水体并保持其长效的必须方法。
黑臭水体整治按照治理常用的技术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旁路治理等措施。但是黑臭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不成熟,如果只依靠激活土著功能微生物来处理,效果慢,周期长;如果外加菌剂处理,液体菌剂流失率严重,投资成本高,固体微生物菌剂会沉淀到水底,无法二次利用,当水体治理完成后,沉淀水体底部的固体微生物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污染。而且现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所有污染物指标降解效果均无法量化,导致各种微生物得投加量不足或过量,均无法快速经济处理黑臭水体。
公开号为CN106745827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的原位处理工艺,通过载有经筛选及培育的控释菌体产品、填料(人工水草),改变水体的厌氧状态和以厌氧微生物为优势种群的现状,实现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是人工水草种植耗时耗力,无法二次利用,经济成本高,而且发明中的人工水草采用常规的塑料片、玻璃纤维片、聚苯乙烯网片、甘蔗渣材料,长时间运行可能会成为新的污染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处理河道黑臭水体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处理河道黑臭水体的方法,在河道中设置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单元由微纳米曝气设备、推流曝气设备和微生物强化净化区组成;
其中,所述微生物强化净化区为弧形板状结构,设置在河道中央,内部填充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和火山岩;
所述微纳米曝气设备设于所述微生物强化净化区上游的中央位置;
所述推流曝气设备设于所述微纳米曝气设备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强化净化区包括具有透水孔的外壁以及在其内部延水深方向分层间隔填充的生物催化剂和火山岩。
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强化净化区的厚度为10~15cm,所述生物催化剂和所述火山岩的单层厚度为2~3cm。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催化剂的粒径为0.2~0.5cm,所述火山岩的粒径为0.5~1.0c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壁的透水孔孔径大于所述火山岩的粒径,所述外壁内衬有可透水并可阻碍所述火山岩或所述生物催化剂溢出的膜结构。
所述膜结构的材料可选为有机膜或无机膜,本发明对此不另做限定,该膜结构的用途在于:允许水流穿过,同时防止所述微生物强化净化区中的生物催化剂和火山岩从外壁的透水孔溢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作为一种示例性说明,所述膜结构的材料采用聚氨酯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3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