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动混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3161.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露;陈冠华;智利华;张礼敏;顾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密封剂混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动混胶装置,其包括:混胶机构,混胶机构包括胶筒和冲击杆,胶筒用于封装密封剂,冲击杆能够相对于胶筒作往复运动以将密封剂混合;驱动机构,其能够在人力作用下作回转运动;转台机构,用于固定胶筒,转台机构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转台机构和胶筒转动;曲柄滑块机构,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曲柄、连杆和滑块,曲柄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滑块与冲击杆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曲柄转动以带动冲击杆作往复运动。该手动混胶装置将混胶过程所需的旋转往复运动分解为胶筒的旋转运动和冲击杆的往复运动,仅需人力转动驱动机构即可实现混胶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混胶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剂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混胶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于特殊场合的密封剂如应用于飞机的吊挂部件和APU舱的密封剂需要现场混合使用,该类密封剂为双组份密封剂,其包括基料和硫化剂两种成分,使用时需要现场将密封剂的两种成分混合以满足使用要求。双组份密封剂一般预封装在特定的混胶机构4中,现有技术下的混胶机构4多采用Semkit包装形式,常见的Semkit包装形式的混胶机构4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胶筒41 和冲击杆42两部分,冲击杆42位于胶筒41内且可以相对于胶筒41滑动。图1 所示的混胶机构4的胶筒41内包括间隔的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分别用于封装密封剂的两种成分,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之间设置有隔离箔 43。在使用时,冲击杆2带动冲击瓣421相对于胶筒41作往复运动,在冲击瓣 421的冲击下隔离箔43变形脱开,位于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内的基料和硫化剂产生混合,形成满足要求的混合密封剂。图2所示的混胶机构4的胶筒41内仅封装基料,混胶机构4的冲击杆42做成中空形状,在冲击杆42内设置阀门和栓塞422,通过冲击杆42从外部向胶筒41内注入硫化剂,并通过冲击瓣421的冲击将硫化剂和基料混合,从而形成满足使用要求的密封剂。
由于密封剂使用场合的特殊性,其使用前必须充分混合。现有技术下Semkit 包装形式的混胶机构4主要依靠手动操作,其操作过程为:一只手推动冲击杆 42相对于胶筒41作往复运动,同时另一只手握住胶筒41使胶筒41作旋转运动,使得冲击杆42相对于胶筒41作螺旋式下降和上升,保证冲击杆42每运行一个行程胶筒41转动90°。手动操作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混合时有速度要求,难以做到混胶工艺要求的冲击杆42运行一个行程胶筒41转动90°,导致密封剂混合不均匀;由于DEPCO2200等型号密封剂要求混合速度快,使用时限短,工人混合时极费力且混合速度会影响密封剂的有效使用时间;单人操作时无用于固定的工具,对于注射型Semkit包装的密封剂,在注射时极易发生硫化剂喷出的情况,导致密封剂的报废。
现有技术下的双组份密封剂混合机均为自动混炼机,其使用时有如下限制:需要电源;使用位置相对固定、不方便移动,不能满足装配现场多变的环境和条件。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混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下手动混合方式存在的混合不均匀和易造成密封剂报废的问题,以及自动混炼机存在的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手动混胶装置,包括:
混胶机构,所述混胶机构包括胶筒和冲击杆,所述胶筒用于封装密封剂,所述冲击杆能够相对于所述胶筒作往复运动以将所述密封剂混合;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齿轮能够在人力作用下作回转运动;
转台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胶筒,所述转台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台机构转动以带动所述胶筒转动;
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曲柄、连杆和滑块,所述曲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冲击杆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曲柄转动以带动所述冲击杆在所述胶筒内作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3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