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纳乳增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3210.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贠军贤;吕微雅;张玮;高云玲;张颂红;沈绍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增产 提高 收率 方法 | ||
1.一种生物纳乳增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生物纳乳为水相增产剂,将生物纳乳注入含油多孔介质,在多孔介质内改变油水界面形状和残余油微观分布状态,进行水相驱油,促进油相流动,使油相随生物纳乳流出多孔介质进行采出和回收,实现油相产量和采收率的提高;生物纳乳为液滴尺寸在纳米量级的生物基乳状液,具体为BioNanoEM系列生物纳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纳乳增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纳乳搅拌或按一定浓度在水中稀释后搅拌,形成均匀的生物纳乳液;
2)将步骤1)的生物纳乳液注入含油多孔介质或经注水驱替后含有残余油的多孔介质进行驱替,使油相随生物纳乳液流出多孔介质;
3)收集流出液,静置油水分层,回收油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纳乳增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生物纳乳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纳乳增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生物纳乳液的用量为多孔介质孔隙总体积的0.2~8倍,生物纳乳液注入多孔介质的流速为0.02~0.12 c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32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