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沌加密的太赫兹保密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4035.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军;赵明明;朱博文;王峰;王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B10/2575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沌 加密 赫兹 保密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光纤‑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混沌加密的太赫兹保密通信系统。本发明系统包括发射端、ROF信道、接收端;在发射端使用混沌加密算法对产生的信号序列进行加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使用光外调制器调制到一路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上;在发射端使用另一路激光器产生另外一路不携带信号的激光,经过光纤传输后,两路激光经过耦合器,由光电探测器进行拍频,产生太赫兹信号,在天线发射到自由空间中;接收端的天线接收信号后,经过混频器下变频到中频信号,由示波器采集,再由混沌解密算法结合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恢复原始信号。本发明算法计算量小,系统结构简单,保密性好,可有效提高太赫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混沌加密的太赫兹保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容量和接入需求的高速增长,融合了光纤传输低损耗、高带宽和抗电磁干扰的优点和无线通信宽域覆盖,接入灵活等优点的光纤-无线通信系统成为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下一代超宽带无线接入最有前景的备选方案。在无线通信领域,传统通信手段使用的频段窄、载波频率低,通信速率和信道容量均较为受限,因此通信载波频率不断提高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5G通信将载波频率扩展到毫米波波段(30-300GHz),而超高频率的太赫兹波段(300GHz以上)是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必然要涉及到的,因此,光载太赫兹通信是一个前景巨大的研究方向。
在光纤-无线(Radio-over-Fiber,ROF)通信中,信号首先经过光纤传输,然后由光电转换器件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天线发射到自由空间中进行无线传输。无线信号以广播的方式传递到自由空间中,由此而来的信息泄露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无线信号容易被窃听,因此通信的保密性不佳。在太赫兹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为了提高太赫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需要采用适当的信息加密方法。混沌动力学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分支,具有许多适合于加密的特性。混沌系统的输出信号具有无限周期,很难与纯噪声信号区分开来。并且,混沌动态系统对初值的高敏感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加密性能,它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是未来安全信息通信技术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量小、保密性好、结构简单的基于混沌加密的太赫兹保密通信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混沌加密的太赫兹保密通信系统,包括:
发射端,其包括:两路激光器,用于产生光纤通信指定的连续波激光;IQ调制器,用于产生光基带信号;数据源,用于产生加密后的数字基带信号。
ROF信道,其包括:标准单模光纤,用于光信号的传输;光放大器,用于放大光信号,提高光功率;偏振保持光耦合器,用于耦合两路激光;光电探测器,用于将两路光信号拍频,转换为太赫兹信号;太赫兹波段天线,用于将太赫兹信号发送到自由空间中;太赫兹透镜,用于收集太赫兹信号,增加太赫兹信号的无线传输距离。
接收端,其包括:太赫兹波段天线,用于接收太赫兹信号;射频信号发生器,为下变频提供射频本振信号;电倍频器,用于将本振射频信号倍频;电混频器,用于将太赫兹信号与本地射频信号混频,将太赫兹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数字示波器,用于采集中频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模块,用于将加密后的信号使用混沌序列进行解密,并恢复出原始发送信号。
所述的发射端,其工作过程为:
两路激光器产生指定频率的两路连续波光载波。在数字域产生需要传输的数字信号,使用3阶Jerk混沌函数产生混沌加密序列,对原始信号进行加密。使用数模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使用光外调制器将加密基带数据调制到一路光载波上,再产生另外一路本振激光,这两路激光的频率之差在太赫兹波段。
所述的ROF信道,其工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