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4063.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元成;汤舜;李首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8;G01R31/3842;G01R31/389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次 利用 动力电池 健康 状态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模组内各电池单体的电压、容量、直流内阻及周自放电率进行测试;
S2、对模组内电池单体间的容量不一致性进行计算,并计算电池包内不同电池模组电池单体容量的不一致性;
S3、按照预设的告警条件对步骤S1中测得的各参数值及步骤S2中计算得的不一致性分别进行判定,并对符合所述告警条件的情况进行相应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所述容量的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S1.2.1、将模组内的电池单体以0.2C的倍率充电至截止电压,然后恒压充电至电流降到0.05C;
S1.2.2、再以0.2C的倍率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得到电池的放电时间;
S1.2.3、根据步骤S1.2.2中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计算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所述直流内阻的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S1.3.1、按照步骤S1.2.1对电池单体进行充电,搁置30~60min后,以1C的倍率恒流放电0.5h,使电池单体的荷电状态调整至50%;
S1.3.2、再将电池单体搁置30min,记录电压V1;
S1.3.3、以2C的倍率电流I2C放电5s,并记录最后一个数据采集点的电压V2;
S1.3.4、根据所述电压V1、电流I2C和电压V2对电池的直流内阻值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CIR表示电池单体的直流内阻值,单位为m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所述周自放电率的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S1.4.1、按照步骤S1.2.1对电池单体进行充电,再将其在环境温度23~27℃下开路贮存7天;
S1.4.2、将开路贮存后的电池单体在不充电的条件下以0.2C的倍率进行恒流放电,并记录贮存后的剩余容量;
S1.4.3、根据电池单体贮存前的容量和贮存后的剩余容量,对电池单体的周自放电率进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告警条件中针对所述电压的告警规则为:当模组内各电池单体电压的差异大于5%时,则发出电压差过高告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告警条件中针对所述容量的告警规则为:当模组内电池单体容量的最小值低于其初始标称容量的45%时,则发出容量过低告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告警条件中针对所述直流电阻的告警规则为:当模组内电池单体直流电阻的最大值超过出厂规格的1.6倍时,则发出直流内阻过高告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告警条件中针对所述周自放电率的告警规则为:当模组内电池单体的周自放电率的最大值高于14%时,则发出自放电过高告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告警条件中针对模组内不一致性的告警规则为:当模组内电池单体间的容量不一致性大于25%时,则发出模组内不一致性过高告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告警条件中针对电池包内不一致性的告警规则为:当电池包内电不同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容量的不一致性大于30%时,则发出电池包内不一致性过高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0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