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销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4198.X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樊安会;杨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注射器 销毁 | ||
本发明属于注射器销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销毁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滑动安装有滑动筒,滑动筒倾斜安装在两根支撑柱之间,按压块穿过第二过槽位于第二竖槽内,第二竖槽内于按压块下方滑动安装有按钮,第二竖槽于按钮下方设有压缩弹簧,按压块上端于第二竖槽内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支撑柱于第二竖槽上部可拆卸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拉伸弹簧固定连接,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按钮与电机电性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切割片,切割片的中心面与滑动筒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其目的是:解决现有销毁器结构缺陷的只能对针头进行销毁,无法对针筒进行破坏,销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射器销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销毁器。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被重复使用而造成交叉感染,国家卫生管理部门要求各医疗单位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当场销毁,达到“针、筒分离,针、筒破坏”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开发了很多注射器销毁器。
目前,人们销毁注射器一般采用将注射器的针头弯折的方式,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注射器销毁器(授权公告号CN202539168U),该专利中通过将针头弯折呈90°来实现销毁。但是针头在弯折后也容易被弯折回来,容易被修复,导致注射器可能存在被复用的可能,销毁不彻底,同时该专利公开的注射器销毁器只能对针头进行销毁,无法对针筒进行破坏,需要另外操作,导致注射器的销毁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销毁器,用来解决现有销毁器结构缺陷的只能对针头进行销毁,无法对针筒进行破坏,销毁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销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滑动安装有上端开口的滑动筒,所述滑动筒倾斜安装在两根支撑柱之间,所述滑动筒下端开设有通孔、切割缝和避让槽,所述滑动筒的左右两侧侧壁均一体成型有竖向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上均固定安装有两根以上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安装块外侧固定安装有按压块,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竖槽,所述滚轮位于第一竖槽内,所述支撑柱于第一竖槽内侧开设有第一过槽,所述安装块位于第一过槽内,所述支撑柱上还开设有第二竖槽,所述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之间开设有第二过槽,所述按压块自由端穿过第二过槽位于第二竖槽内,所述第二竖槽内于按压块下方滑动安装有按钮,所述第二竖槽于按钮下方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按压块上端于第二竖槽内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支撑柱于第二竖槽上部可拆卸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拉伸弹簧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按钮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的中心面与滑动筒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于切割片两侧固定安装有圆柱铣刀。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圆柱铣刀配合倾斜设置的滑动筒,可把注射器中针筒的出液端铣断,使得针筒的出液端和针头与针筒分离,针头掉落在壳体内,再对针头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在拔出注射器时,针头被带出,在后续处理中弄伤医护人员或处理人员。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切割片和圆柱铣刀均安装在连接套上,所述支撑柱于连接套两端均设有支撑座,所述连接套转动安装在支撑座上。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支撑座对连接套进行支撑,即通过两个支撑座对切割片和圆柱铣刀进行支撑,切割片和圆柱铣刀的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下部可拆卸安装有收集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圆柱铣刀把针筒的出液端铣断后,收集槽可对针头进行收集。
进一步限定,所述收集槽两侧侧壁均横向设有凸棱,所述壳体内壁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凸棱位于条形凹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收集槽通过凸棱和条形凹槽的相互匹配,实现与壳体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收集槽外侧设有把手。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收集槽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