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的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5455.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尹衍升;郭章伟;刘涛;郭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航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32;G01N1/34;G01N1/28;G01N1/42;G01N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7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附着 腐蚀 金属材料 观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的观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样品打磨后进行表面抛光;将金属样品以高氯酸乙醇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双喷;将金属样品立即用乙醇溶液清洗后无氧干燥后真空保存;金属样品静置在海洋微生物溶液中;金属样品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后于质量分数2.5%~2.7%的戊二醛溶液中浸泡10min~15min;除去金属样品附着液体后用TEM观测。本发明的观测方法能够实现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腐蚀界面的动态过程的观测记录,上述的观测方法将金属样品先打磨后再进行微生物腐蚀观测,与之前的先进行微生物腐蚀后再打磨样品相比,避免了微生物信息的丢失,获得了更多的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微观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的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开发、海上运输、海港和海防建设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表面防护材料。据统计,与海洋微生物附着有关的材料破坏占到涉海材料总量的70%-80%,每年因微生物附着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及腐蚀的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因此,对于微生物附着腐蚀的海洋表面防护材料的研究格外重要,需要一种相应的方法来研究微生物附着腐蚀的海洋表面防护材料,但是现有的微生物附着腐蚀的海洋表面防护材料的检测方法在样品处理过程中会导致微生物信息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的观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的观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样品打磨后进行机械表面抛光;
(2)在抛光电压为20V~25V和温度为零下20℃~零下22℃的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金属样品以高氯酸乙醇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双喷;
(3)将步骤(2)处理后的金属样品立即用乙醇溶液清洗后无氧干燥;
(4)将盐卤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盐度为2.8%~3.5%的溶液A,向灭菌冷却后的溶液A中加入海洋微生物及培养基得到海洋微生物溶液;
(5)将步骤(3)处理后的金属样品浸没在步骤(4)的海洋微生物溶液中静置24~72小时;
(6)将步骤(5)处理后的金属样品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后于质量分数2.5%~2.7%的戊二醛溶液中浸泡10min~15min;
(7)将步骤(6)处理后的金属样品除去附着液体后用TEM观测。
上述的观测方法能够实现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腐蚀界面的动态过程的观测记录,上述的观测方法将金属样品先打磨后再进行微生物腐蚀观测,与之前的先进行微生物腐蚀后再打磨样品相比,避免了微生物信息的丢失,获得了更多的微生物附着腐蚀金属材料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金属样品的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或者含铜钢。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述的观测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可适用于海洋工程应用的金属材料,且对于金属样品的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或者含铜钢时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金属样品的材料为EH32船板钢、316L不锈钢、含铜量1.0wt%的316L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海洋微生物为需钠弧菌或者铜绿假单胞菌。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述的观测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可以培养的海洋微生物,当适用于需钠弧菌或者铜绿假单胞菌时,观测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高氯酸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航海学院,未经广州航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