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5812.4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宇;杨建峰;池蒙蒙;霍世彬;张作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125 | 分类号: | H04L47/125;H04L67/1023;H04L67/1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胡蓉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负载 均衡 实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及装置,涉及分布式负载均衡领域,应用于网络系统中的客户机与业务机,客户机与业务机数据连接;每一个客户机和业务机均配置有云环境内的负载均衡器,通过算法分别确定访问流量和返回流量所需要经过的负载均衡器,因此实现了把负载均衡器的流量统一入口分散在不同的客户机所在的计算节点上,避免了单一实体负载均衡器会带来的单点故障,同时也避免了单一实体负载均衡器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负载均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存在很多负载均衡器产品,其实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其组网模式总体上可归为两种,双臂组网和单臂组网,无论现有负载均衡器采用何种组网模式,其都会存在一个单一的流量入口点。
该单一的流量入口点可能会引起两个问题:1、性能扩展,由于传统负载均衡器存在一个统一的流量入口,该统一入口性能的上限将会成为整个负载均衡器性能的上限,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由于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无法预测所需负载均衡器的规格,如果负载均衡器规格选用过高,但是业务后期发展乏力,这就无疑推高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如果负载均衡器规格选用过低,若业务增长超出预期,那么负载均衡器就会成为企业业务增长的瓶颈点,这时企业就要考虑更换负载均衡器,通常这是一个复杂、耗时、耗力的过程。2、单点故障,传统负载均衡器的统一流量入口通常会成为整个业务的故障点,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案是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备用负载均衡器,该方案无疑也是增加了企业购置负载均衡器的成本,而且在负载均衡器进行主备切换时很容易造成用户业务的中断,这无疑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中的客户机,所述客户机与至少一个业务机数据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客户机获取第一待发送数据的第一目的IP;
所述客户机根据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的所述第一目的IP和均衡流量表,获得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的第二目的IP;其中,所述第一目的IP与一个所述业务机的负载均衡器对应;每个所述第二目的IP与一个所述业务机对应;
所述客户机根据所述第二目的IP将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对应的业务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客户机获取第一待发送数据的第一目的IP的步骤,包括:
所述客户机根据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的源IP和源端口信息做哈希值;所述哈希值与所述业务机的负载均衡器的数值对应;
所述客户机将所述哈希值对应的所述业务机的负载均衡器的IP作为第一目的IP。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客户机根据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的所述第一目的IP和均衡流量表,获得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的第二目的IP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客户机将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的目的IP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目的IP。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业务机,所述业务机与至少一个客户机数据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业务机接收客户机发送的第一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为所述客户机发送的请求数据;
所述业务机根据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确定第二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二待发送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发送数据对应的反馈数据;
所述业务机将所述第二待发送数据的源IP修改为所述业务机的负载均衡器的IP地址;每个所述源IP与一个所述业务机对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机将所述第二待发送数据的源IP修改为所述业务机的负载均衡器的IP地址之前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