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5857.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松林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G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肖红元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栽培方法,属于油茶培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田地开垦;在开垦完成后的田地上进行种植规划;移植油茶茶苗;在茶苗根部放置除虫包;定期修剪;采用本发明的油茶培养方法,可大幅度提高油茶的产量,在油茶苗种植时,可通过根部的除虫药包,保障油茶苗的正常成长,同时在后期进行定期的修剪,可进一步使油茶的成长更加快速,进一步增加产量,提高企业受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茶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是维持人体生理需要的必要食品,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含硒元素的食用油脂,这些食用油脂中硒元素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在油料植物栽培过程中,施用含硒的肥料,让油料植物种子里含有硒元素;二是在油脂加工过程中,添加含硒的物质;三是利用含硒元素的其它食用农产品原料,与油料植物种子或食用毛油一起加工,将硒元素提取并浓缩到食用油脂中。富硒油茶是用科学的方法生产出来的高科技产品,通过生产过程中自然补加硒元素达到富硒的目的,是纯天然的绿色富硒食用油,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硒油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新栽苗木成活率低,给广大造林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田地开垦;
S2、在开垦完成后的田地上进行种植规划;
S3、移植油茶茶苗;
S4、在茶苗根部放置除虫包;
S5、定期修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田地的选择为地质较为干燥处,无积水处的田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种植规划包括化肥种植间距和种植时间,其中种植间距为15-20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放置除虫包,其中除虫包为布袋包裹,内部放置驱虫药物,将布袋一半埋入地中,放置于油茶苗根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中定期修剪包括每月修剪2次的修剪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油茶培养方法,可大幅度提高油茶的产量,在油茶苗种植时,可通过根部的除虫药包,保障油茶苗的正常成长,同时在后期进行定期的修剪,可进一步使油茶的成长更加快速,进一步增加产量,提高企业受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栽培方法,该油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田地开垦;
S2、在开垦完成后的田地上进行种植规划;
S3、移植油茶茶苗;
S4、在茶苗根部放置除虫包;
S5、定期修剪。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田地的选择为地质较为干燥处,无积水处的田地。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种植规划包括化肥种植间距和种植时间,其中种植间距为15-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松林,未经刘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