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汐驱动高压海水淡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6397.4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姚昱婷;孔俊;陈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汐 驱动 高压 海水 淡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汐驱动高压海水淡化系统,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包括海水淡化管,海水淡化管通过双向输水管与外海和海水蓄水池分别相连,海水淡化管通过淡水出水管与淡水输水管相连,在潮汐驱动下,海水由外海或海水蓄水池进入双向输水管,经过海水淡化管产生淡水由淡水出水管汇入淡水输水管,生成淡化海水。本发明有效使用潮水的潮差产生的势能,无需其他能量驱动,装置便可以平稳正常运作;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极端天气和波浪的侵蚀,能保证长期平稳运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实现海水淡化系统的最大化利用;使得增压装置更容易控制和设计,由于气体具有压缩性,通过对整个装置内空气的压缩,实现海水淡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汐驱动高压海水淡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的淡水资源短缺,统计数据显示,即便是在有南水北调工程两条各长约100公里的线路,每年输送250亿立方米长江水至中国北方的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缺口还将达到214亿立方米。在中国的669座大型城市中,至少有400座城市面临淡水资源的匮乏。因此,海水淡化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潮汐能是滨海地区蕴藏的巨大的稳定可再生能源,在涨潮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使海水的水位升高,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于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
目前,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发电,并且潮差在3m以上且地理条件合适时才有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汐驱动高压海水淡化系统,该海水淡化系统可以利用潮汐能驱动淡化海水,具有转化率高、无污染的特点。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利用潮汐能的驱动,可以在反渗透膜的附近形成高压环境,采用反渗透技术可以实现海水的淡化,从而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一种潮汐驱动高压海水淡化系统,设置在外海与海岸相接之处,包括海水淡化管,所述的海水淡化管通过双向输水管与外海和海水蓄水池分别相连,海水淡化管通过淡水出水管与淡水输水管相连,在潮汐驱动下,海水由外海或海水蓄水池进入双向输水管,经过海水淡化管产生淡水由淡水出水管汇入淡水输水管,生成淡化海水。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向输水管的头部接触空气的地方设置固定的进气管,空气可以由进气管进入系统,在水流的驱动下,压缩形成高压气。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向输水管、海水淡化管、淡水出水管埋设在地面以下;所述的淡水输水管埋设在地面以下或地面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向输水管根数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V为海水蓄水池的蓄水体积,n为双向输水管根数,Q为单根双向输水管道流量,t循环周期,为以6h计算常规半日潮海岸,以12h计算常规常规全日潮海岸,计算时将所有变量换算到国际单位,长度变量的单位为m,时间变量的单位为s。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向输水管上设置止水阀,在外海和海水蓄水池在潮汐驱动下形成水位差;并当水位差达到当日或半日最大时,即涨潮最高潮位和落潮最低潮位,打开止水阀使海水能够进入并通过双向输水管,当外海和海水蓄水池内的水位差保持一致时关闭止水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海水淡化管管内设置有增压装置和反渗透淡化装置;所述的海水淡化管的两端与双向输水管焊接连接,淡水出水管伸入到海水淡化管的内部,与反渗透淡化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淡水出水管和淡水输水管连接呈梳齿形;所述的淡水出水管的管径小于淡水输水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管架设在双向输水管上端,通过连接部件安装保持固定,上端连接空气,上端高程高于高潮位,下端设置在双向输水管的管径渐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6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