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电网多重防御系统的抗攻击机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6453.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于胜;陈强;贾帆;李强;冯峰;艾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网 多重 防御 系统 攻击 机制 |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电网多重防御系统的抗攻击机制,包括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云平台、数据中心、微电网能源管理单元、储能模块、环保发电模块、防御算法模块、数据信誉评估模块、数据信誉分析模块、数据搜集单元、存储模块和智能配网终端,所述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云平台与数据中心交互连接,所述数据中心分别与防御算法模块、存储模块和智能配网终端连接,所述防御算法模块与数据信誉评估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信誉评估模块与数据信誉分析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信誉评估机制来实现阻止恶意智能终端攻击的目的,将信誉机制与智能终端通信行为相结合,利用直接信誉和间接信誉评估智能终端的信誉度,从而孤立恶意智能终端,保证防御系统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防御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电网多重防御系统的抗攻击机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先进通信、信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防御系统发展的新趋势。防御系统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和智能终端的双向互动增强,大量智能终端的接入为防御系统带来更多的风险,对防御系统发展提出了新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防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尤其是防止恶意智能终端的攻击破坏,从而实现配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风险的全面控制、及时处置,成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防御系统以实现分布式能源整合、双向电流、设备智能化和动态定价为特征,接入大量家居或建筑内的各种智能电器设备和分布式能源(譬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等),完成搜集用电信息、监控电器设备状态、发送控制信息和发送价格信息等一系列任务。但大量智能终端的接入给防御系统安全带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防御系统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终端组成,配电主站是数据处理/存储、人机联系和实现各种应用功能的核心,配电终端是安装在一次设备运行现场的自动化装置,根据具体应用对象选择不同的类型。防御系统的业务流主要表现为:通信前,智能配电终端首先连接入防御系统,然后通过和主站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完成主站系统对智能终端的遥控、遥测和(或)遥信功能。
目前,防御系统信息安全措施包括有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传输等技术,其中,身份认证通过鉴定智能终端的身份防止非法接入,访问控制通过限制智能终端的权限防止其越权操作,加密传输通过加密保证数据流的机密性。这样做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御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其安全风险,但是在身份认证之后就对智能终端进行信任交互,没有实现对内部恶意智能终端、内部受控智能终端和外部恶意智能终端身份入侵后攻击的防范。研究与实践表明:信誉评估机制与其他安全技术相比,在阻止来自任何恶意智能终端攻击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提出新型电网多重防御系统的抗攻击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电网多重防御系统的抗攻击机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新型电网多重防御系统的抗攻击机制,包括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云平台、数据中心、微电网能源管理单元、储能模块、环保发电模块、防御算法模块、数据信誉评估模块、数据信誉分析模块、数据搜集单元、存储模块和智能配网终端,所述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云平台与数据中心交互连接,所述数据中心分别与防御算法模块、存储模块和智能配网终端连接,所述防御算法模块与数据信誉评估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信誉评估模块与数据信誉分析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信誉分析模块与数据搜集单元连接,所述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云平台与微电网能源管理单元连接,所述微电网能源管理单元与储能模块交互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与环保发电模块连接;
所述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云平台,用于可以实现远端的监测和运维,同时也可以实现控制算法;
所述数据中心,用于可进行数据备份处理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
所述微电网能源管理单元,用于通过本地部署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控制分布式发电、储能,充电桩等负荷,并可接受大电网调度指令与其友好互动,同时可与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云平台交互,可将微电网群,分布式发电等构成能源互联网生态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6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用于方形薄状铜板的搬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坩埚吊装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