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润滑冷却油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6542.9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光杰;张卓然;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31/00 | 分类号: | F04D31/00;F04D29/70;F04D29/58;F04D29/06;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轴承 智能 润滑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润滑冷却油站,包括油箱、循环冷却水系统和油冷却系统,所述油冷却系统包括油泵、油泵电机、过滤器、油冷却器、供油管路、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阀,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泵、循环冷却水泵电机、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出水口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冷却油站,能够保证润滑油达到冷却要求,从而保证润滑油充分发挥润滑及散热的效果,延长轴承使用寿命,保证固液两相流泵正常运行,且冷却循环水泵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油液温度控制,当油液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所述循环冷却水泵自动启动或停止,节能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冷却油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250ZJ-75型渣浆泵轴承采用开式托架稀油润滑形式,润滑油依靠油室内置循环水冷装置进行冷却。设备运行时,油室内润滑油仅靠循环水冷装置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好,而且润滑效果也不理想,长时间运转后出现轴承温度过高而抱死或轴承损坏故障。改进措施:首先在渣浆泵主轴轴承箱内的中间位置处安装固定套,并在固定套槽内挂上甩油环,甩油环下部有1/3浸于润滑油液中,渣浆泵运行时,甩油环随主轴转动,带起润滑油淋到轴承箱内的内、外端轴承上,起到润滑轴承及润滑油散热的作用。”---参考文献《渣浆泵轴承润滑系统改进》(何德庆,刘耀锟,吴立明.渣浆泵轴承润滑系统改进[J].矿山机械,2012(08):145-146.)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包括:1.上述润滑系统仍然未彻底解决润滑油温度过高问题,冷却装置未起到应有的效果;2.该润滑系统不能实时监测油室内润滑油温度;3.该润滑系统中循环冷却水泵在渣浆泵工作时需要一直保持启动状态,并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冷却油站,本发明的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冷却油站,能够实时监测供送给轴承的润滑油温度并且彻底冷却润滑油,保证润滑油能够起到润滑及散热的效果,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固液两相流泵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在润滑油温度低于45℃时将自动停止循环冷却水泵,智能经济。
为解决上述任一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润滑冷却油站,所述固液两相流泵轴承智能冷却油站包括油箱、循环冷却水系统和油冷却系统,
所述油冷却系统包括油泵、油泵电机、过滤器、油冷却器、供油管路、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阀,所述油泵位于油箱顶部内壁,所述油泵电机位于油箱顶部外壁,所述油泵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油泵电机相连,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油箱外侧,所述过滤器的入口端与所述油泵电机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油冷却器连通,所述油冷却器与所述供油管路连通,所述供油管路上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调压阀,所述供油管路的供油口用于与固液两相流泵轴承体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油箱外壁设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用于与所述固液两相流泵轴承体的油液排出口连通;
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泵、循环冷却水泵电机、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出水口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冷却水泵及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电机位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循环冷却水泵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电机相连,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和所述冷却水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油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用于将所述油箱内的油液排出,所述油泵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油液依次流入所述过滤器、所述油冷却器及所述调压阀后通过管路进入固液两相流泵轴承体,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固液两相流泵轴承体的油液排出口连通,使得所述油液通过回油管路流回所述油箱。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油泵排出油液,经过滤器、油冷却器及调压阀后通过管路进入固液两相流泵轴承体,然后沿着回油管路通过回油口流回油箱,改善了传统润滑油冷却装置冷却效果不好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65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病毒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土壤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