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烟尘节能锅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7263.4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2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丁;洪庆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宏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B37/10;F23J15/02;F23J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阳江军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高新区杨柳路33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尘 节能 锅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烟尘节能锅炉装置,包括锅炉本体,炉排,水箱组件和烟筒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烟筒组件,烟气从烟筒的下方进入烟筒的内部,挡尘板对烟尘起到阻挡作用,将部分烟气阻挡至锅炉本体的内部,挡尘网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二次阻挡,使烟尘落入集尘箱内,达到彻底滤除烟尘的目的,避免烟尘排入大气而造成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通过设置水箱组件,连通管提高热气与水管的接触面积,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循环管使水在循环管内循环,进一步提高热气与水管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燃烧的热能的利用率,降低锅炉装置的运行成本,且提高锅炉装置出蒸汽的速度,保证锅炉装置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烟尘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烟尘节能锅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消耗日益增长,能源资源的紧张,消耗能源时所产生的三废对环境的污染,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而如何进行节能减排是当今各国所面临的重大而实际的课题,现有锅炉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烟尘的排放,对大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急需研制一种无烟尘节能锅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现有锅炉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烟尘的排放,对大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燃料燃烧的热能利用率低,增加锅炉的运行成本,且锅炉出蒸汽的速度慢,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烟尘节能锅炉装置,解决现有锅炉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烟尘的排放,对大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燃料燃烧的热能利用率低,增加锅炉的运行成本,且锅炉出蒸汽的速度慢,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烟尘节能锅炉装置,包括锅炉本体,炉排,水箱组件和烟筒组件,所述的炉排通过螺栓固定在锅炉本体内部的下方;所述的水箱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锅炉本体内部的上方;所述的烟筒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锅炉本体上方的中间位置,且烟筒组件与锅炉本体的内部相通。
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进水口,蒸汽出口,泄压阀,连通管和循环管,所述的水箱通过螺栓固定在锅炉本体内部的上方;所述的连通管采用多个,且连通管设置在水箱的内部,该连通管的两端与水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的进水口焊接在水箱左侧的下方;所述的蒸汽出口焊接在水箱上方的左侧;所述的泄压阀通过螺栓固定在水箱的上方,且泄压阀位于蒸汽出口的左侧;所述的循环管采用多个,且循环管焊接在水箱的下方。
所述的水箱采用圆环形;所述的进水口的左端贯穿至锅炉本体的左侧,且进水口与水箱的内部相通,该进水口设置有阀门;所述的蒸汽出口的上端贯穿至锅炉本体的上方,且蒸汽出口与水箱的内部相通,该蒸汽出口设置有阀门;所述的泄压阀的上端贯穿至锅炉本体的上方,且泄压阀与水箱的内部相通。
所述烟筒组件包括烟筒,挡尘板,输烟管,挡尘网,安装板和集尘箱,所述的烟筒焊接在锅炉本体上方的中间位置,且烟筒与锅炉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的挡尘板采用多个,且挡尘板交错焊接在烟筒的内部;所述的输烟管的左端焊接在烟筒的上方,且输烟管与烟筒的内部相通;所述的挡尘网通过螺栓固定在输烟管的内部;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输烟管的下方,且安装板的右端与挡尘网下方的左端对齐;所述的集尘箱通过螺纹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
所述的挡尘板采用形;所述的输烟管的右端与净化装置相连;所述的挡尘网设置为倾斜状;所述的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且安装板的螺纹孔与输烟管的内部相通;所述的集尘箱上方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口,且集尘箱螺纹口的尺寸与安装板螺纹孔的尺寸匹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烟尘节能锅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宏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宏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