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渗透溶解能力对煤脱硫脱灰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7884.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芳;桂夏辉;彭垠;巩林盛;赵铁柱;张鹏德;马子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碳氢元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9/00 | 分类号: | C10L9/00;B01D1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临界 流体 渗透 溶解 能力 脱硫 实验 方法 | ||
1.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渗透溶解能力对煤脱硫脱灰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样预处理:将煤样破碎至一定粒度;
(2)排除釜体空气及杂质:采用全镗快开盖式反应釜,打开萃取釜进、出口阀门与超临界流体储存容器连接,用超临界CO2流体流通循环整个闭路系统,并通过副泵携带乙醇清洗管路,关闭萃取釜出口阀门,保证气密性完好;
(3)物料装罐:将步骤(1)的煤样装入全镗快开盖式反应釜,将整个釜盖作为大螺栓旋入封口中;
(4)脱硫实验:
①调温调压:SC-CO2工艺流程中,通过调节萃取釜中的温度和压力参数,来调整超临界流体CO2的密度,达到超临界流体的临界点,再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使CO2在超临界状态溶解和分离所脱除的物质;
②流体与溶质溶解分离:萃取釜中的煤样在设定的时间内,经过超临界流体的渗透和溶解,脱除煤中的一定量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在脱除无机硫的同时伴随着灰分的下降,并经过减压,使流体CO2与有机溶质分离,完成整个脱硫降灰的过程;
③节能减压热交换:在分离釜中的分离阶段,通过节能减压,并在热交换器中调节温度,使超临界流体CO2全部变为气体,同时脱除的有机硫成为液相析出,沉淀于分离器的底部,而CO2气体通过管道排出或通过冷却系统回收利用;
(5)样品收集及后续处理:实验结束后,关闭进气阀门,开启排气阀门,将萃取釜中的气体慢慢释放,解除气路连接,并关闭加热键,冷却降温;打开萃取釜,取样;对反应后的煤样用丙酮浸泡一定时间,进一步萃取,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测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加氢反应脱险煤中有机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煤样粒度为1-3mm或3-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加氢反应脱险煤中有机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调节温度与压力的范围,将CO2气体加温,加压到临界点以上,温度在35-40℃内,压力在7-10Mpa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碳氢元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碳氢元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8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卡顿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信用数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