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8009.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广飞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培养 过筛 微生物 颗粒 培养基 制备 设备 | ||
1.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架(1)、过筛筒(2)、密封盖(3)、紫外光线器(4)、酒精箱(5)、控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安装于过筛筒(2)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密封盖(3)安装于过筛筒(2)前表面并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紫外光线器(4)安装于过筛筒(2)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酒精箱(5)安装于过筛筒(2)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过筛筒(2)包括锥形进料孔(2a)、分离过筛机构(2b)、齿轮环(2c)、二次培养结构(2d)、无菌箱(2e),所述锥形进料孔(2a)安装于过筛筒(2)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分离过筛机构(2b)设于锥形进料孔(2a)后侧且其后表面与齿轮环(2c)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二次培养结构(2d)设于分离过筛机构(2b)内中部并通过过盈相连接,所述二次培养结构(2d)与酒精箱(5)相连接,所述无菌箱(2e)安装于过筛筒(2)内后侧且与二次培养结构(2d)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筛机构(2b)包括套环框(2b1)、内环(2b2)、分隔板(2b3)、开槽(2b4)、过筛网(2b5)、齿轮(2b6),所述内环(2b2)设于套环框(2b1)内中部且为一体化机构,所述分隔板(2b3)共设有六块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套环框(2b1)内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开槽(2b4)设于内环(2b2)上表面且为90°角安装,所述过筛网(2b5)设于开槽(2b4)内侧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齿轮(2b6)共设有六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套环框(2b1)后表面,所述齿轮(2b6)与齿轮环(2c)通过啮合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培养结构(2d)包括空心柱(2d1)、框条(2d2)、输送机构(2d3),所述空心柱(2d1)上表面90°角处开设有框条(2d2)并与开槽(2b4)呈逆时针90°旋转时相对应,所述输送机构(2d3)设于空心柱(2d1)内部且末端与无菌箱(2e)贯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d3)包括旋转杆(2d31)、溢流网柱(2d32)、螺旋叶(2d33),所述溢流网柱(3d32)设于旋转杆(2d31)外部且末端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螺旋叶(2d33)呈螺旋状结构安装于溢流网柱(2d32)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网柱(2d32)与旋转杆(2d31)之间存在有空隙,所述溢流网柱(2d32)与酒精箱(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精箱(5)内部盛有酒精为75%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2d33)表面设有若干个与合格培养基粉末颗粒大小一致的凹槽(g),所述凹槽(g)与螺旋叶(2d33)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培养过筛的微生物颗粒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箱(2e)前表面与分离过筛机构(2b)后表面通过管道相连接且其为单向进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广飞,未经陈广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0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