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8096.5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殷焱煊;游赐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秦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镜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从物侧至像侧沿光轴依序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透镜,此些透镜各自包括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第一透镜是从物侧往像侧数来具有屈光率的第一个透镜,第二透镜是从物侧往像侧数来具有屈光率的第二个透镜,第三透镜是从物侧往像侧数来具有屈光率的第三个透镜,第四透镜是从物侧往像侧数来具有屈光率的第四个透镜,第五透镜是从物侧往像侧数来具有屈光率的第五个透镜。本发明透过控制在两相邻透镜间形成可调整空气间隙,并在符合条件式的限制之下,缩短光学成像镜头对焦需调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可携式电子产品的规格日新月异,其关键零组件-光学成像镜头也更加多样化发展,应用不只仅限于拍摄影像与录像,还加上望远摄像的需求,配合广角镜头可达到光学变焦的功能。随着市场对于可携式装置的光学变焦倍率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望远镜头也要求更长的焦距。
现有最普遍双镜头可携式电子装置为搭载26mm等效焦距(f35mm等效焦距)之广角镜头与52mm等效焦距之望远镜头,如此可达到两倍光学变焦的功能。望远镜头所设计拍摄的范围为物体从无穷远的距离到1.200公尺的距离,因此当所拍摄的物体从无穷远的距离缩短到 1.200公尺时,望远镜头需要藉由致动器调整镜头与成像面的距离以调整像距的位置进行对焦。
根据薄透镜公式,随着镜头焦距增加,望远镜头在拍摄范围内,也就是从无穷远到1.200公尺的范围,将以非线性比例增加对应的藉由致动器调整镜头与成像面的距离之对焦的距离,比如说,f35mm等效焦距为250mm的望远镜头在拍摄范围内的对焦调整的距离可达 f35mm等效焦距为125mm的望远镜头近四倍,与现行广角镜头对焦调整所需的距离差异巨大。此外,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待机与高负荷运算产生的热能差也间接造成镜头作业环境并非是稳定的温度,进而可能造成镜头在对焦时额外产生焦距的偏移量。因此当望远镜头的等效焦距设计值超过五倍光学变焦且在温度变动的情况下,望远镜头在拍摄范围所对应之对焦须调整的距离将超过现行致动器设计作动的距离,使得望远镜头无法在最近的拍摄距离进行对焦以接收清晰的影像。
因此,为了提供f35mm等效焦距超过五倍光学变焦的倍率的望远镜头,首要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克服现行致动器设计作动的距离不足使望远镜头可以从无穷远的距离缩短到1.200 公尺的距离以进行对焦。并且,致动器可推动的距离愈长,愈不符合可携式电子装置所需要的轻薄尺寸需求,所以望远镜头除了需改善对焦的问题之外,也须同时考虑整体的体积。
此外,以望远镜头的f35mm等效焦距为160mm、Fno为3.5、像高为2.5mm为例,此时镜头的入瞳直径将达到5.291mm,加上镜片外装设的镜筒等其它组件后,即使望远镜头采用潜望式设计也会因为体积过大而无法设置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中。因此高光学变焦倍率的望远镜头除了考虑对焦的问题外,如何将随着焦距变长而增加的体积设置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中,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将可调整空气间隙设置在一对相邻的镜片之间,可大幅减少望远时在拍摄范围内对焦须调整的距离,解决无法对焦的情形,较佳地可以适用现行致动器设计作动的距离提供高光学变焦倍率的望远镜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电站故障综合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撞击倾倒结构的巡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