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可移动病床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8870.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李希元;韩毅;袁双虎;马志祥;孟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7/08;G05B13/02;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移动 病床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公开公开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可移动病床及其工作方法,行走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以及连接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的连接杆;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两个大齿轮和两个小齿轮;两个小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大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相啮合,在驱动电机运转时,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大齿轮和小齿轮同时转动,使得连接杆沿轴线自由转动,从而带来两个驱动轮转动。采用的是双电机驱动,能够有效地减少医护人员的不必要的劳动,节约医疗资源;有效地降低医用成本,减轻病人在搬动过程中的痛苦,提高就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可移动病床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医疗资源非常匮乏,往往医院的医护人员数量并不能满足现在病人的需要。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传统上,医院里的病床一般是不可移动的,这就需要通过医护人员采用专门的转移病床来搬动病人于各病房之间。医院采用此类病床会加大医护人员的劳动力,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机驱动装置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电机驱动装置具有操作性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但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目前将电机驱动与病床结合在一起的应用还未出现,导致病人在搬动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操作,还会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并且,现有的可移动病床常采用普通的控制算法,还存在工作效率低以及准确度低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可移动病床及其工作方法,采用双电机驱动病床,驱动系统采用专家系统数据库控制病床移动,且结合双轮差速控制算法控制病床转弯,实现对病床的驱动控制,提升可移动病床的工作效率以及准确度,使其更加智能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可移动病床,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前端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前端和后端的行走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以及连接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的连接杆;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两个大齿轮和两个小齿轮;两个小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大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控制两个驱动电机工作;
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相啮合,在驱动电机运转时,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大齿轮和小齿轮同时转动,使得连接杆沿轴线自由转动,从而带来两个驱动轮转动。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开关、控制器、变频器和距离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连接开关、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变频器和距离传感器,控制器采用两轮差速控制算法产生控制信号,传输给变频器,通过变频器控制两个驱动电机的转速,实现可移动病床的前进、左转和右转控制。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在设定的移动距离下,实时检测已移动的距离以及剩余移动距离;通过获取的病床移动距离输入到控制器,由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传输到变频器,通过负反馈回路,在变频器控制驱动电机转速时,距离传感器对移动距离进行实时检测。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控制位于可移动病床前端左侧的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电机控制位于可移动病床前端右侧的第二驱动轮;
控制器根据接收的病床移动距离,变频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同时启动,采用专家系统控制算法,控制病床在直线运动时,距离传感器实时检测移动距离,实现病床停在指定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