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的节能方法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9002.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吕婷;冯毅;李福昌;张涛;曹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节能 方法 | ||
1.一种基站的节能方法,用于锚点基站,其特征在于,
向目标区域的至少二个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标识、所述目标基站的参数请求指示,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采集并计算所述目标基站的负荷值、所述目标基站的关断因子,所述目标基站的关断因子由所述目标基站的能效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基站的业务性能参数计算得到;
获取所述至少二个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标识、所述目标基站的关断因子、所述目标基站的负荷值;
计算所述至少二个目标基站的负荷值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区域的负荷;
若确定所述负荷小于第一门限,则将所述关断因子最大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第一目标基站,将除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之外负荷值最小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第二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第一目标用户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标识、目标基站重配指示,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断开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连接后接入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第四消息,其中,所述第四消息中携带基站关断指示,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关断所有收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负荷大于第二门限,则将所述目标区域内已关断的所述目标基站中关断因子最小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第三目标基站;
将所述目标区域内未关断的所述目标基站中负荷值最大的目标基站确定为第四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三目标基站发送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中携带基站开启指示,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目标基站开启所有收发通道;
向所述第四目标基站发送第六消息,其中,所述第六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重配请求指示,所述第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四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四目标基站中连接的业务的平均速率确定第二目标用户;
获取所述第四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七消息,其中,所述第七消息中携带第二目标用户标识、目标基站重配确认指示;
向所述第四目标基站的第二目标用户发送第八消息,其中,所述第八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目标基站的标识、目标基站重配指示,所述第八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断开与所述第四目标基站的连接后接入所述第三目标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锚点基站为非独立组网架构中的主基站,所述目标基站为非独立组网架构中的辅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目标区域为锚点基站与所述至少二个目标基站的重叠覆盖区域。
5.一种基站的节能方法,用于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
确定接收到锚点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的标识、目标基站的参数请求指示;
采集预定时间段内的负荷值参数以及关断因子参数,其中,所述负荷值参数包括已分配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数量、PRB总数量,所述关断因子参数包括输出功率、输入功率、业务连接成功次数、业务建立请求次数、业务建立时延小于第三门限的用户数、平均速率大于第四门限的用户数、建立业务的总用户数;
根据所述负荷值参数计算负荷值,根据所述关断因子参数计算关断因子;
向锚点基站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基站的标识、所述关断因子、所述负荷值;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基站根据目标区域内至少二个目标基站的关断因子确定第一目标基站,将所述关断因子最大的所述目标基站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基站,还用于指示所述锚点基站根据目标区域内至少二个目标基站的负荷值确定第二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为需要关断的基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中的用户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断开后接入的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站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锚点基站根据目标区域内至少二个目标基站的关断因子确定第三目标基站,根据目标区域内至少二个目标基站的负荷值确定第四目标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0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