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9402.7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涛;付登科;苏明;黄宏军;袁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荣亮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注式 测试 合金 倾向性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包括槽钢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支座(1)上侧的中部设置有浇注出液口(11),浇注出液口(11)的侧部设置有浇注进液口(12);所述浇注进液口(12)的上方设置有浇注口(7),所述浇注出液口(11)的上方设置有试样模具(2),试样模具(2)型腔内的横浇道的端部通过连接螺杆(4)与拉力传感器(5)相连;所述槽钢支座(1)的下侧、浇注进液口(12)与浇注出液口(11)之间,设置有底注式浇道(8);所述槽钢支座(1)由十字型支座主体(9)构成,十字型支座主体(9)的四个固定连接台(10)的外侧端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角钢调位连接孔(13);用于安装所述拉力传感器(5)的连接角钢(6)通过角钢固定孔(41)与固定连接台(10)上、相应位置的角钢调位连接孔(13)相连,拉力传感器(5)的一端与连接角钢(6)上的传感器连接孔(40)相连,拉力传感器(5)的另一端与连接螺杆(4)的一端相连;所述试样模具(2)为分体组装式结构,由结构相同的三叉管Ⅰ(14)、三叉管Ⅱ(15)、三叉管Ⅲ(16)和三叉管Ⅳ(17)构成,且各三叉管均包括弧形拼接管体(27),弧形拼接管体(27)的下部设置有拼接固定座(28),弧形拼接管体(2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支管(29);四个三叉管的弧形拼接管体(27)围合构成的充型型腔(24)与相邻两个横向支管(29)围合构成的各横浇道相连通,横浇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螺杆插孔(31);同时,充型型腔(24)的下端与槽钢支座(1)中部的浇注出液口(11)相连,充型型腔(24)的上端设置有补缩冒口(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三叉管中的至少一个弧形拼接管体(27)上设置有温度测试孔(30),所述各弧形拼接管体(27)一侧的横向支管(29)上分别设置有温度测试孔(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横向支管(29)围合构成的横浇道的外侧,设置有固态加热线圈(3);且四个三叉管的弧形拼接管体(27)围合构成的充型型腔(24)内部也设置有固态加热线圈(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模具(2)上、相邻两个横向支管(29)分别围合构成的横浇道Ⅰ(20)、横浇道Ⅱ(21)、横浇道Ⅲ(22)和横浇道Ⅳ(23)的内径各不相同,且四个截面积不同的横浇道以圆柱形充型型腔(24)的轴线为中心,呈“十”字型对称分布;横浇道Ⅰ(20)、横浇道Ⅱ(21)、横浇道Ⅲ(22)和横浇道Ⅳ(23)的中心轴线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注式浇道(8)由对称布置的两个分体式浇道壳体(32)构成,分体式浇道壳体(32)的内部设置有U型浇道(37),U型浇道(37)位于分体式浇道壳体(32)上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浇道入口(33)和浇道出口(34);并且,浇道入口(33)与浇注口(7)的下端相连,浇道出口(34)则与试样模具(2)的下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注式浇道(8)的浇道入口(33)与浇注口(7)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浇口密封圆环(35),浇口密封圆环(35)与浇道入口(33)处的密封环卡槽(36)相连接;所述底注式浇道(8)的浇道出口(34)与试样模具(2)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模具密封圆环(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7)包括陶瓷立管(38),陶瓷立管(38)的上端设置有浇口杯(39),陶瓷立管(38)的下端与所述槽钢支座(1)上设置的浇注进液口(12)相连;所述浇口杯(39)内还设置有过滤网。
8.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进行底注式测试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实验前检查记录仪、拉力传感器(5)、热电偶及数据采集单元是否正常工作;
步骤二、装配分体组装式结构的试样模具(2);并且在装配试样模具(2)之前,于底注式浇道(8)的U型浇道(37)内壁,以及各三叉管的弧形拼接管体(27)上、朝向充型型腔(24)内部的一侧,分别涂上涂料;
步骤三、利用试样模具(2)横向支管(29)外侧以及充型型腔(24)内部的固态加热线圈(3),对试样模具(2)进行预热,并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使试样模具(2)的温度保持在20~300℃之间的任意温度范围;
步骤四、将连接螺杆(4)调整到初始位置,并将连接螺杆(4)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5)相连,连接螺杆(4)的另一端则与试样模具(2)横浇道端部的螺杆插孔(31)相连;
步骤五、布设好实验装置的保温材料、横浇道端部螺杆插孔(31)处的石墨堵头,以及记录仪的信号输入数据线,准备进行合金浇注;
步骤六、在合金浇注之前,采用外加法加入覆盖剂、精炼剂、除渣剂、除气剂,按照使用要求选取合适的比重用量;并且,所加入的覆盖剂,精炼剂,除渣剂,除气剂均利用尺寸为0.1×50×400mm的铝箔包裹缠绕成多个铝箔小包、并做好标记;
步骤七、将合金锭置于坩埚加热至熔化后,置于室温环境,然后,将步骤六中制备的铝箔小包缠绕在金属棒一端,依次放于金属液内、并不断搅拌直至该铝箔小包成为熔融状态,之后,再将坩埚重新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并保温至熔化温度;且每次操作只能加入一个铝箔小包,操作间隔为10~15分钟;金属液经过搅拌、除气、扒渣、再搅拌、保温一系列操作之后,于熔化温度、经由浇注口(7)浇入到试样模具(2)中,等待冷却,定型;
步骤八、合金浇注完成后,根据合金种类、合金热裂倾向性大小,来选择合金凝固时间,直至铸件温度下降至300℃时,停止记录仪的工作;记录仪记录后的数据转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开启试样模具(2)、取出试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4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环生产用环保检测装置
- 下一篇:玻璃实用软化点温度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