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限状态分层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9443.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2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从心;原诚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40 | 分类号: | B60L58/40;B60L58/30;B60L58/12;B60L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限 状态 分层 燃料电池 汽车 能量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有限状态分层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
基于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模式区间;
基于所述模式区间,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子层;
基于所述对应的子层,分别为燃料电池系统和锂电池系统分配功率;所述基于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模式区间包括: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一模式区间;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二模式区间;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三模式区间;
所述基于所述模式区间,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子层包括: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一模式区间,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一子层;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二模式区间,则基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子层;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三模式区间,则基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锂电池最大充电功率Pchg_max,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子层;
所述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二模式区间,则基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子层包括:
若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小于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且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小于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二子层;
若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小于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且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大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三子层;
若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大于或等于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且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小于或等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四子层;
若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大于或等于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且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大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五子层;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三模式区间,则基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锂电池最大充电功率Pchg_max,确定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的子层包括:
若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大于或等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六子层;
若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小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且所述锂电池最大充电功率Pchg_max大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的差值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七子层;
若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小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且所述锂电池最大充电功率Pchg_max小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的差值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八子层;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一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零,锂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bat等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二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锂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Pbat'等于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的差值;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三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锂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bat等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与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的差值;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四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锂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Pbat'等于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的差值;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五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所述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锂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bat等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与燃料电池最佳效率点对应功率Pfc_opt的差值;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六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锂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bat等于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与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的差值;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七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锂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Pbat'等于所述燃料电池当前可用最大功率Pfc_out_max与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的差值;
若所述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对应第八子层,则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PFC等于所述当前整车需求功率Pload与锂电池最大充电功率Pchg_max的和,锂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Pbat'等于所述锂电池最大充电功率Pchg_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4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