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自适应最优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0159.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4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吕露;徐国强;王文海;马卫华;张泽银;祁振强;刘兴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超 声速 飞行器 轨迹 优化 自适应 最优 控制器 | ||
1.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自适应最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飞行器传感器和自适应轨迹优化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相连构成。自适应轨迹优化控制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初始化模块、离散化模块、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模块、自适应优化模块、结果显示模块。
所述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自适应最优控制器的运行过程如下:
步骤1):在自适应轨迹优化控制器中输入对应于该飞行器的约束条件;
步骤2):高超声速飞行器进入再入段后,开启飞行器传感器,得到高超声速飞行器当前的海拔高度、速度、飞行航道倾角和飞行水平距离状态信息;
步骤3):自适应轨迹优化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海拔高度、速度、飞行航道倾角要求执行内部的自适应优化算法,得到使高超声速飞行器水平飞行距离最长的轨迹优化控制策略。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信息采集模块获取步骤2得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当前的海拔高度、速度、飞行航道倾角和飞行水平距离状态信息;
步骤3.2):初始化模块开始运行,设置轨迹优化过程时间的离散段数、攻角控制量的初始猜测值u(0)(t),设定优化精度要求tol,将迭代次数k置零;
步骤3.3):通过离散化模块将动态运动方程组在时间轴[t0,tf]上全部离散;
步骤3.4):通过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模块8获得所需的攻角控制策略和对应状态轨迹,这个过程包括多次内部迭代,每次迭代都要求解寻优方向和寻优步长,并进行寻优修正。对于某一次迭代得到的攻角控制量u(k)(t),如果其对应目标函数值J[u(k)(t)]与前一次迭代的目标函数值J[u(k-1)(t)]之差小于精度要求tol,则判断收敛性是否满足,若满足则将指令输出到结果显示模块;否则进行下一次迭代;
步骤3.5):对得到的控制向量u(k)(t)和状态向量x(k)(t)进行分析,收敛性条件满足,将攻角控制量u(k)(t)作为指令输出作为优化轨迹;否则执行下一步自适应优化模块处理。
步骤3.6):用于将获得的优化轨迹作为指令输出到结果显示模块,转换为控制指令发送给攻角控制器,完成轨迹优化的执行。
所述步骤3.3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3.1):将攻角控制量u(t)、状态轨迹x(t)采用M阶插值公式的线性组合表示,即:
其中,N是对时间区间[t0,tf]进行离散的段数,φ(t)表示插值公式,线性组合系数ui,j和si,j分别是u(t)和x(t)在离散点ti,j上的值。
步骤3.3.2):由于所有插值公式的导函数表达式已知,对公式(2)进行求导:
步骤3.3.3):将状态轨迹的微分方程组离散化代数等式形式,将其他目标函数、约束等用ui,j和si,j进行离散表达,得到待求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所述步骤3.4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4.1):将攻角控制量u(k-1)(t)作为向量空间中的某个点,记作P1,P1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就是J[u(k-1)(t)];
步骤3.4.2):从点P1出发,根据选用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算法,构造向量空间中的一个寻优方向向d(k-1)和步长α(k-1);
步骤3.4.3):通过式u(k)(t)=u(k-1)(t)+α(k-1)d(k-1)构造向量空间中对应u(k)的另外一个点P2,使得P2对应的目标函数值J[u(k)(t)]比J[u(k-1)(t)]更优;
步骤3.4.4):采用寻优校正u(k)(t),得到校正后的点记为点P3,同时令使得P3对应的目标函数值J[u(k)(t)]比J[u(k-1)(t)]更优;
步骤3.4.5):如果本次迭代的目标函数值J[u(k)(t)]与上一次迭代的目标函数值J[u(k-1)(t)]的绝对值之差小于精度tol,则判断收敛性满足,将本次迭代得到的控制策略u(k)(t)输出至结果显示模块;如果收敛性不满足,迭代次数k增加1,将u(k)(t)设置为初始值,继续执行步骤3.4.2)。
所述步骤3.5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5.1):由以下公式计算网格节点处的负灵敏度和正灵敏度
其中,ul表示控制策略在第l个参数化分段上的参数化表示,ul+1表示控制策略在第l+1个参数化分段上的参数化表示,τl-1表示ul-1和ul之间的网格节点,τl表示ul和ul+1之间的网格节点,τl+1表示ul+1和ul+2之间的网格节点。
步骤3.5.2):当网格节点τl处的正灵敏度和网格节点τl+1处的负灵敏度满足
其中,εs是阈值下界,若
则选择网格节点τl作为待优化的节点,否则,选择选择网格节点τl+1作为待优化的节点。
步骤3.5.3):若网格节点τl处的正负灵敏度满足如下要求,则从网格中剔除该节点:
其中,εe是阈值上界。网格节点τl剔除后,ul和ul+1所对应的网格合并为一个新的网格,其上的参数更新为(ul+ul+1)/2。
步骤3.5.4):若网格节点τl处的正负灵敏度满足:
则在[τl-1,τl]上插入网格节点,否则,在[τl-1,τl]上插入网格节点。
步骤3.5.5):根据步骤3.5.3)和3.5.4)中剔除和插入的节点,生成新的控制网格和相应的参数化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1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