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道铣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0302.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杰城;郑陈艺;洪清标;王建兴;陆晓剑;洪西达;唐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12 | 分类号: | B23C3/12;B23C5/08;B23C5/24;B23C9/00 |
代理公司: | 35222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槐萱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削机构 齿轮部 焊道 限位盘 操控组件 壳体机构 铣削装置 铣削 啮合 驱动 可旋转的 偏心摆动 偏心设置 前后活动 驱动机构 铣削设备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道铣削装置,涉及铣削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这种焊道铣削装置,包含:壳体机构;铣削机构,其用以铣削焊道;驱动机构,其用以驱动铣削机构铣削焊道;调节机构,其包括可旋转的配置于壳体机构且设置有第一齿轮部的操控组件、具有偏心设置的第二齿轮部的调节件,以及配置在调节件的限位盘,第二齿轮部啮合于第一齿轮部。操控组件能够驱动调节件偏心摆动,以使限位盘相对铣削机构前后活动,以及调节铣削机构最前端和限位盘最前端之间的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铣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道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是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工件之间在焊接后,其焊接处形成焊道,焊道的表面往往及不规整,需要对齐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多数采用人工角磨机打磨或砂带打磨,这类操作方式,不仅工人作业强度大,而且由于切削量小,效率及其低下,同时处理后的焊道表面质量不稳定。有鉴于此,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道铣削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切削焊道表面,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道铣削装置,包含:
壳体机构;
铣削机构,其用以铣削焊道;
驱动机构,其用以驱动所述铣削机构铣削焊道;
调节机构,其包括可旋转的配置于所述壳体机构且设置有第一齿轮部的操控组件、具有偏心设置的第二齿轮部的调节件,以及配置在所述调节件的限位盘,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部;
所述操控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调节件偏心摆动,以使所述限位盘相对所述铣削机构前后活动,以及调节所述铣削机构最前端和所述限位盘最前端之间的间隙。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分别位于所述铣削机构上方和下方的调节件,以及一对分别配置在一对所述调节件的限位盘。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盘可旋转的配置在所述调节件。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铣削机构包括至少两组相叠置的铣削组件,所述铣削组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壳体机构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铣削组件包括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槽的刀盘、可拆卸的配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压紧块、夹紧于所述压紧块和所述刀盘的刀座,以及可拆卸的配置在所述刀座的刀片。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刀座啮合于所述刀盘。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铣削组件包括多个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刀片,相邻两个所述刀片呈上下交错布置。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旋转轴、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转轮,以及套置在所述旋转轴且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部的传动齿轮,所述转轮能够驱动所述旋转轴并带动所述传动齿轮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焊道铣削装置能够快速高效的铣削焊道,且铣削的质量稳定。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限位盘抵接在需要处理焊道的工件两侧,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铣削机构最前端和限位盘最前端之间的间隙,进而达到调节铣削机构和焊道之间的距离,实现铣削焊道的有效控制。其主要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未经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刀架的上刀架加工设备
- 下一篇:异形钢板智能倒角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