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驱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0362.8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霍进;黄伟强;张霞;郑爱萍;蒋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33/13;E21B43/17;E21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任必为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开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驱开采方法,包括:步骤S1,识别和评估注汽井和采油井的窜流通道的位置和规模;步骤S2,根据窜流通道的位置和规模,使用预设量的封堵剂封堵窜流通道,以形成封堵储层层段;步骤S3,对封堵窜流通道后的注汽井和采油井的未封堵储层层段进行储层改造,以使注汽井与采油井热联通;步骤S4,对注汽井和采油井采取预热吞吐作业,直至油层中的温度达到原油粘度‑温度关系曲线的二阶拐点所对应的温度;步骤S5,打开注汽井注汽,并打开采油井进行生产,转入蒸汽驱采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蒸汽驱开采原油的方法不合理,无法大幅提升稠油老区的采收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驱开采原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蒸汽驱开采原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稠油开发领域,直井网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使用占比90%以上,采用注蒸汽方法开发油田应用于大多数稠油区块。长期注蒸汽开发,蒸汽超覆及窜流成为限制蒸汽腔波及体积,阻碍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问题。
为了改善蒸汽腔波及体积,进一步提高蒸汽驱采收率,油田现场开展了大量以封堵调剖为主体的现场试验,大量的相关试验,均以成本高、效益开采时间短而结束,试验效果十分不理想。近年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的多介质复合蒸汽驱开发方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有缓解窜流危害的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蒸汽超覆及窜流的综合作用对蒸汽腔发育和扩展的不利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稠油老区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驱开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蒸汽驱开采原油的方法不合理,无法大幅提升稠油老区的采收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驱开采方法以直井网立体布置储层的方式控导开采石油,包括:步骤S1,识别和评估注汽井和采油井的窜流通道的位置和规模;步骤S2,根据窜流通道的位置和规模,使用预设量的封堵剂封堵窜流通道,以形成封堵储层层段;步骤S3,对封堵窜流通道后的注汽井和采油井的未封堵储层层段进行储层改造,以使注汽井与采油井热联通;步骤S4,对注汽井和采油井采取预热吞吐作业,直至油层中的温度达到原油粘度-温度关系曲线的二阶拐点所对应的温度;步骤S5,打开注汽井注汽,并打开采油井进行生产,转入蒸汽驱采油。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封堵窜流通道包括:封堵注汽井和采油井的储层上部的窜流通道,其中,对注汽井的封堵厚度为其储层上部的2/3至3/4,对采油井的封堵厚度为其储层上部的1/2至2/3。
进一步地,步骤S2中还包括:对注汽井和采油井进行射孔作业,以射开注汽井和采油井的未封堵储层层段,其中,沿注汽井和采油井的方向上,射孔作业使得注汽井的孔密度小于等于10孔/米,使得采油井的孔密度小于等于16孔/米。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对于封堵储层层段和未封堵储层层段中的渗透率级差小于5,或对于封堵储层层段和未封堵储层层段中的拟流度比差异小于10的储层部分,在不破坏井身结构的情况下,采用液电脉冲激波发射器对未封堵储层层段进行储层改造;对于封堵储层层段和未封堵储层层段中的渗透率级差大于或等于5,或对于封堵储层层段和未封堵储层层段中的拟流度比差异大于或等于10的储层部分,利用微压裂技术对未封堵储层层段进行储层改造。
进一步地,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S31,对进行储层改造后的注汽井和采油井试注蒸汽,以判断储层的封堵效果以及储层的改造效果。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对注汽井和采油井采取一组或多组预热吞吐作业,各组预热吞吐作业包括两轮注汽井-采油井组合蒸汽吞吐,其中,第一轮蒸汽吞吐中的注汽井的采注比小于采油井的采注比,第二轮蒸汽吞吐中的注汽井的采注比等于采油井的采注比。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蒸汽驱开采包括预热蒸汽驱阶段和蒸汽驱采阶段,在预热蒸汽驱阶段中,以最优注蒸汽速率的1.1倍至1.5倍对注汽井注入蒸汽,直至采油井的出液温度上升并出现平面驱替反应后停止向注汽井注入蒸汽;在蒸汽驱采阶段中,向注汽井和采油井注入耐高温泡沫剂及降粘剂,以进行蒸汽驱采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乐音频生成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时戳配置方法及装置、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