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1418.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张勇刚;程金花;曾利;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A01B77/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邹仕娟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盐碱地 下沉 梯级 绿化带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及其构建方法,包括卵石过滤区、草本植被区和木本植被区,所述的卵石过滤区、草本植被区和木本植被区依次从高至低梯级设置,所述的卵石过滤区由卵石构成,所述草本植被区由底部的第一滤层和上部的原土构成,所述木本植被区从低至高由大粒石子、双漏斗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滤层构成,所述第二滤层上铺设有原土。本发明利用下沉式绿地对雨水的汇流集中和渗透蓄积效应对盐碱地进行改良,通过滤层的双漏斗结构,有效阻缓了土壤返盐,同时保证了水分的顺利下渗和外排。在进行盐碱地改良的同时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绿化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滨海盐碱地改良和城市雨水调控,具体为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下沉式绿化带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雨水渗滤措施,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正在逐步被广泛采用,但是,针对滨海盐碱地的应用却较为少见。对于滨海盐碱地,由于海潮影响,导致地下水盐分浓度大、水位高,加之滨海地区蒸发力较大,导致土壤返盐明显,盐害加剧。传统的下沉式绿地无法在盐碱地上提供使植物保持良好生长的水分和土壤条件。因此,如何在滨海盐碱地构建下沉式绿化带,通过利用下沉式绿地对雨水的汇流和渗透作用进而发挥对盐碱地的洗盐功能,同时通过设置滤层结构阻断毛管水上升运动和有效防止地下水位上涨。最后实现盐碱地土壤质量改善和城市雨水调节的双重作用,是本发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过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及其构建方法,利用下沉式绿地在滞留雨水集中径流的同时对土壤表层盐分进行冲洗。通过梯级绿化和过滤层解决土壤反盐问题;通过发明双漏斗的隔离层结构,有助于上层土壤水分的下渗,并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位的上升和滤层的堵塞,进一步对滨海盐碱地改良和城市雨水调蓄起到积极作用。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包括卵石过滤区、草本植被区和木本植被区,所述的卵石过滤区、草本植被区和木本植被区依次从高至低梯级设置,所述的卵石过滤区由卵石构成,所述草本植被区由底部的第一滤层和上部的原土构成,所述木本植被区从低至高由大粒石子、双漏斗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滤层构成,所述第二滤层上铺设有原土。
所述的卵石过滤区低于硬化地面,具体为20~30cm。
所述的卵石过滤区为粒径为10~15cm的卵石层,用于过滤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所述的卵石过滤区埋设有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底部连接至排水管。
所述的第一滤层下部为7cm厚粒径2~3cm的小碎石层,上部为5~6cm细沙层。
所述的第二滤层厚25~35cm,从高至低由5~7cm厚的细沙层、9~13cm厚的小碎石层和11~15cm厚的大粒石子层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滨海盐碱地下沉式梯级绿化带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依次从高至低梯级挖掘卵石过滤区、草本植被区和木本植被区;
2)对木本植被区铺设大粒石子,将预制的双漏斗混凝土构件放置于大粒石子层上,构建第二滤层并回填原土;
3)对草本植被区铺设第一滤层并回填原土。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滤层下部为7cm厚粒径2~3cm的小碎石层,上部为5~6cm细沙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滤层厚25~35cm,从高至低由5~7cm厚的细沙层、9~13cm厚的小碎石层和11~15cm厚的大粒石子层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