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处理的轨道不平整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1751.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锋;刘斌斌;汪瑞恒;王立翌;张林樾;梁平昊;江林;程渝;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G01B11/02;G01C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薛雨妍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像 处理 轨道 平整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不平整度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不透明平板、激光器及其水平射线参考点、小车及其姿态传感器、半透明平板、摄像头、悬挂支架、连接部件、轻杆及其姿态传感器、水平测距传感器、垂直测距传感器、待测直线轨道。激光器固定在不透明平板处发射水平激光,半透明平板和摄像头固定在小车上并接收和检测该激光,记录半透明平板上当前激光点与轻杆悬挂点的距离;小车姿态传感器测量小车的俯仰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图像处理的轨道不平整度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命脉,承担着全国近70%的货运量和60%的客运量。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向着高速化、重载化的方向发展,铁路桥上的车流密度不断增大,通过铁路桥的列车的轴重和运行速度也不断增加。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为例,1999年全年铁路桥的通过量达到4.5万列,平均每日通过约120列;截止2017年,平均每日通过量就已经达到了300余列,其中动车组36列。在我国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等既有普速铁路线上,跨越长江、黄河的桥梁大都采用钢桁梁明桥面体系,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济南黄河大桥等。现阶段,因木质桥枕具有重量轻、铺设简单、易于更换等优点,国内大多数钢桁梁明桥面均采用木枕铺设。然而由于木枕耐候性差、硬度低等自身缺陷,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桥上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大,频繁的列车荷载作用更容易导致桥面轨道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桥枕的耐久性使用,加之天气、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影响,使桥枕劣化速度加快,失效率增加。桥枕通裂、钉孔周围腐朽、桥枕内部腐朽等问题的出现,造成桥枕承载力下降,反过来又降低了明桥面轨道的质量。两者耦合效应的不断放大不仅会影响列车的平稳性和乘客的舒适性,更有甚者会导致“蛇形失稳”、“爬轨”、“脱轨”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为了适应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使明桥面轨道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满足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条件,需要实现明桥面桥枕高度的快速测定、评估,加强明桥面桥枕的检查和更换力度。目前国内明桥面桥枕高度测量中仍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其采用传统的人工拉尺的测量方式测量桥枕形变,不但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轨道专用大型检轨车精度高,但是使用费用较高,影响铁路运输,不利于在我国铁路工段的推广使用。因此,有必要对轨道相对于参考水平面起伏情况的测量方法进一步研究,进而应用于大跨度钢桁梁明桥面的日常检测中,不但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有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轨道不平整度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实现轨道相对于参考水平面起伏的快速、准确的测量,进而应用于大跨度钢桁梁明桥面的日常检测中,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基于图像处理的轨道不平整度测量装置,包括不透明平板、激光器及其水平射线参考点、小车及其姿态传感器、半透明平板、摄像头、悬挂支架、十字轴万向节、轻杆及其姿态传感器、水平测距传感器、垂直测距传感器、待测直线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
- 下一篇:基于无线通信的危情监控系统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