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修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368.9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9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同;乔栋;黄江川;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测距 天体 引力场 反演 修正 方法 | ||
1.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引力场势函数描述小天体的引力场,将小天体引力场势函数用球谐系数模型表示,将球谐系数模型中的系数作为引力场反演的待估参数;
步骤2:以器间测距为观测量,结合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坐标系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包含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
步骤3:结合步骤2中建立的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对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状态进行估计,得到引力场反演的待估参数,将所述引力场反演的待估参数代入小天体引力场球谐系数模型,得到反演修正小天体引力场;对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状态进行估计,同时得到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坐标系下的位置与速度,实现探测器自主定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利用步骤3得到反演修正小天体引力场,构建小天体附近轨道设计动力学模型或导航制导控制动力学模型,通过所述小天体附近轨道设计动力学模型提高轨道设计精度,提升绕飞着陆安全性;通过所述导航制导控制动力学模型,提高小天体附近导航制导控制精度,并提升小天体探测任务成功概率;此外,反演修正小天体引力场有助于分析小天体的内部结构、质量与密度分布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实现方法为,
用引力场势函数描述小天体的引力场,小天体引力场势函数的球谐系数模型如式(1)所示;
式中,V为小天体引力场势函数,μ为小天体引力常数,r为探测器到小天体中心的距离,Pnm为勒让德多项式及其函数,n和m分别是多项式的次数和阶数,r0为小天体的参考半径,φ和λ分别为小天体的纬度和经度,Cnm和Snm为归一化的系数;归一化的系数Cnm和Snm即为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中需要估计的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实现方法为,
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的状态包含步骤1中的球谐系数模型系数Cnm和Snm以及两个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坐标系下的位置与速度,状态如式(2)所示
式中,X为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的状态向量,x1,y1,z1为第一颗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系下的三维位置矢量,vx1,vy1,vz1第一颗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系下的三维速度矢量,x2,y2,z2为第二颗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系下的三维位置矢量,vx2,vy2,vz2为第二颗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系下的三维速度矢量;
式中,ω为小天体的自旋角速度;
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的观测量为两个探测器之间的相对距离,观测方程如式(4)所示
式中,υ为测距误差;
式(3)与式(4)构成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实现方法为,
结合步骤2中建立的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对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状态进行估计,得到归一化的系数Cnm和Snm,将所述归一化的系数Cnm和Snm代入小天体引力场球谐系数模型,得到反演修正小天体引力场;对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状态进行估计,同时得到探测器在小天体固连坐标系下的位置与速度,实现探测器自主定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器间测距的小天体引力场反演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参数估计精度,采用非线性滤波估计算法对小天体引力场反演系统状态进行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3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延迟任务的分布式处理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组合型剪切弯曲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