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区域电网分区新能源运行可靠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2468.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刘红岭;饶宇飞;李朝晖;杨海晶;魏寒冰;于琳琳;滕卫军;刘巍;孙鑫;王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区域 电网 分区 新能源 运行 可靠性 方法 | ||
1.一种提升区域电网分区新能源运行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采用下列步骤:
(1)依据电网聚合模型,对区域电网结构简化,形成若干独立分区;
(2)对每个分区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得出区域电网分区电力电量平衡下的承载能力Nb;
(3)划分调度期时段,从调度期第一个时段开始,进行灵敏性的分析计算;
(4)在当前计算时段,对区域电网分区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各影响因素:新能源并网容量、新能源资源量、电网负荷、旋转备用容量、受阻断面限额、火力机组利用小时数进行灵敏性分析计算,具体步骤为:
(4a):在当前计算时段,计算新能源并网容量的灵敏度,计算方式为:
其中δ1是考虑新能源并网容量变化下的灵敏度,Nb是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承载能力,n为分区数,Cmax是最大可能并网容量,Cb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新能源并网容量,Tmax是各分区断面最大传输容量,Tb是各分区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断面传输容量;
(4b):在当前计算时段,计算新能源资源量的灵敏度,计算方式为:
其中,δ2是考虑新能源资源量变化下的灵敏度,Nb是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承载能力,n为分区数,R是新能源资源量,Smax是各分区最大旋转备用容量,Sb是各分区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旋转备用容量;
(4c):在当前计算时段,进行区域电网负荷的灵敏度计算,计算方式为:
其中,δ3是考虑区域电网负荷变化下的灵敏度,Nb是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承载能力,n为分区数,L是区域电网负荷,Lb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负荷,Tmax是各分区断面最大传输容量,Tb是各分区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断面传输容量;
(4d):在当前计算时段,计算区域电网旋转备用容量的灵敏度,计算方式为:
其中δ4是考虑区域电网旋转备用容量变化下的灵敏度,Nb是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承载能力,n为分区数,Tmax是各分区断面最大传输容量,Tb是各分区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断面传输容量,S是各分区不同的旋转备用容量,Sb是各分区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旋转备用容量;
(4e):在当前计算时段,计算区域电网传输受阻断面限额的灵敏度,计算方式为:
其中δ5是考虑区域电网传输受阻断面限额变化下的承载能力,Nb是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承载能力,n为分区数,ΔT是各分区断面限额的变化量,f(ΔT)是各分区断面限额变化后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变化量;
(4f):在当前计算时段,计算区域电网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的灵敏度,计算方式为:
其中δ6是考虑区域电网火电利用小时数变化下的承载能力,Nb是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承载能力,n为分区数,ΔH是各分区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的变化量,f(ΔH)是各分区火电利用小时变化后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变化量;
(4g):重复步骤4a~4f,完成调度周期内各时段的区域电网分区新能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灵敏度计算;
(5)将调度周期内各影响因素灵敏度计算结果的绝对值进行比较,绝对值越大,对区域电网新型能源承载能力的影响越大,绝对值越小,对区域电网新型能源承载能力的影响越小,灵敏度绝对值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区域电网分区能源运行中的薄弱环节;
(6)调整灵敏度绝对值最大的薄弱环节的计算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参数的值,减小灵敏度至[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重庆大学,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4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传输器和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