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硅烷高效酯化反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518.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3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科聚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 高效 酯化 反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硅烷高效酯化反应装置,包括入料口、混料管、内胆、搅拌杆、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外侧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混料管相连接,所述导料管插在搅拌杆内部,所述搅拌杆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距离内胆底部10‑20cm,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且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搅拌叶片二底部的弧度与内胆底部弧度相同,所述内胆外壁上缠绕有加热管,且内胆外侧设置有外壳。该氯硅烷高效酯化反应装置结合搅拌和加热,促进酯化反应,并且,搅拌叶片二底部的弧度与内胆底部弧度相同,可以保证底部的物料能够被混合,搅拌叶片上均设置有通孔,可以起到避免物料抱杆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酯化反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氯硅烷高效酯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氯硅烷是一种化学品,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激烈反应,用作硅外延片生产过程中的硅源及制备有机氯硅烷的原料。
现有的酯化反应的反应速度极缓慢,需要一种装置来提高其反应速度,而且,在实验室操作时,大型机器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硅烷高效酯化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硅烷高效酯化反应装置,包括入料口、混料管、内胆、搅拌杆、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外侧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混料管相连接,所述导料管插在搅拌杆内部,且导料管插在搅拌杆内部的长度范围为8-15cm,所述搅拌杆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距离内胆底部10-20cm,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且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搅拌叶片二底部的弧度与内胆底部弧度相同,所述内胆外壁上缠绕有加热管,且内胆外侧设置有外壳。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设置有五个,且入料口等距分布在混料管顶部,所述混料管底部设置为两侧高中部底的结构,且混料管中部底部与导料管接通。
优选的,所述混料管两侧通过支撑杆插在密封盖顶部的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内胆底部之间设置有垫块,且内胆底部设置为向下凹的球面结构,所述外壳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顶部卡在连接座的卡槽内,且搅拌杆与卡槽之间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合搅拌和加热,促进酯化反应,并且,搅拌叶片二底部的弧度与内胆底部弧度相同,可以保证底部的物料能够被混合,搅拌叶片上均设置有通孔,可以起到避免物料抱杆的作用;
2.本发明的混料管底部设置为两侧高中部底的结构,而且混料管中部底部与导料管接通,可以从入料口加入物料,物料进入混料管,提前混合,进一步提高酯化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胆与外壳之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料口,2、混料管,3、电机,4、支撑杆,5、插槽,6、密封盖,7、外壳,8、内胆,9、搅拌杆,10、搅拌叶片一,11、搅拌叶片二,12、垫块,13、加热管,14、连接座,15、导料管,16、卡槽。
本发明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科聚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泰州科聚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