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2566.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樊星辰;段雪亮;王国连;潘彪;于春年;刘树清;熊汉斌;刘增钱;杨林;田鸣;路士平;赵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24;B22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动 下剪刃台 铸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包括:根据下剪刃台的设计方案,在中间腔室位置布置钢铸件,而后进行所述下剪刃台的铸造成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在所述中间腔室的位置加工出内腔室。本发明提供的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能够提升冷却速度,晶粒细化程度,并避免因型砂烧结而无法清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摆动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摆动剪整机加工复杂,尤其是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重量在十七吨左右,需要进行铸造成型。在摆动剪的下剪刃台的中间有腔室结构,按照传统铸造加工方法,中间腔室结构直接铸出。但需在内腔内加一个“钢套”,直接铸在铸件内,钢套内部再放入型砂。但是,铸造后,钢套即留在铸件内部,钢套内的型砂也存在因烧结而无法全部清理出来,钢套内表面可能会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凹陷,无法再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摆动剪的下剪刃台加工中存在型砂烧融在内腔无法清理,易产生凹陷坑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包括:
根据下剪刃台的设计方案,在中间腔室位置布置钢铸件,而后进行所述下剪刃台的铸造成型;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在所述中间腔室的位置加工出中间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中间腔室加工后,对所述下剪刃台进行性能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钢铸件包括:一根或者多根圆钢柱。
进一步地,所述圆钢柱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中间腔室的深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通过钢铸件替代现有的钢套配合型砂作为浇注辅助件,从而避免热烧融粘接在内腔中无法清理,和在内腔中形成凹坑隐形铸件性能的问题;同时,钢铸件能够加速钢水的冷却速度,从而增强晶粒细化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摆动剪的下剪刃台加工中存在型砂烧融在内腔无法清理,易产生凹陷坑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摆动剪的下剪刃台铸造方法,包括:
根据下剪刃台的设计方案,在中间腔室位置布置钢铸件,而后进行所述下剪刃台的铸造成型;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在所述中间腔室的位置加工出中间腔室;
在完成中间腔室加工后,对所述下剪刃台进行性能热处理。
通过钢铸件能起到加速冷却四周钢水、相比于砂型形成的内腔更有利于细化晶粒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型砂烧结在内腔,难以清理,且在内腔形成凹坑,影响铸件质量的问题。
一般来说,所述钢铸件包括:一根或者多根圆钢柱。所述圆钢柱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中间腔室的深度。
具体来说,根据设计方案,下剪刃台内腔规格:中间腔室的尺寸a、b、c,根据摆剪图纸尺寸加工4根直径为d,长度为e的圆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